分享

《金匮要略方论》学习笔记305

 药膳食疗方注释 2018-12-25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呕吐证治/小半夏汤、半夏干姜散、生姜半夏汤(饮邪致呕)

​  前面都是讲的虚寒、实热,寒热错杂等,下面,是讲饮邪的呕吐,
* 饮邪的呕吐,用小半夏汤,这是12条的小半夏汤。
* 20条,叫做半夏干姜散证,
* 21条,叫生姜半夏汤证。
   三个方子全都是半夏配生姜,或者配干姜,或者配生姜汁,就在生姜上大做文章。
​   半夏,肯定了,就是取它的消痞散结,降逆止呕作用。
​   就是生姜、干姜、生姜汁量的比例一变化,主治证就不一样了,所以,如果是本科生,一定要学三方证的比较。
 
   现在请大家看,首先看 12 条,饮邪呕吐:
 
《金匮要略》“诸呕吐,谷不得下者,小半夏汤主之。”(一类)
(小半夏汤方:
半夏一升 生姜半斤  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
​笔记者摘自《金匮要略讲义》)

 
   我们在《痰饮》篇里,对呕吐已经讲过这个方子,而且我说了,它是呕家之圣方,他(仲景)现在再一次强调,“诸呕吐,谷不得下者”,吐得干脆没法吃饭了,是不是所有的呕吐都可以用小半夏汤呢?那还得是审证求因,病因辨证来决定。
   这个毕竟是取它的止呕作用,所以说诸呕吐,还可以算作一个药对,加入橘皮、竹茹,或是旋覆花、代赭石,要进行病因辨证的。

   小半夏汤的原方,是半夏一升,生姜半斤,半夏和生姜的配伍,是相须、相畏的配伍,
* 相须是协同作用,增强它温胃止呕的作用,温胃降逆止呕;
* 相畏的话,生姜解半夏毒,这是小半夏汤的原义。
====================
 
   现在,请大家看 20 条: 
 《金匮要略》“干呕,吐逆,吐诞沫,半夏干姜散主之。”(一类)
(半夏干姜散方: 半夏 干姜等分
上二味,杵为散,取方寸匕,浆水一升半,煮取七各,顿服之。
​笔记者摘自《金匮要略讲义》)
 
   这是散剂,不是汤剂,
第一,说剂型有变化,
第二,从组成上说,半夏是和干姜配伍,1:1 等分的散剂。

   而且,后面说的是,“杵为散,取方寸匕,浆水一升半”,再“煮取七合,顿服之”,是两味药,散剂,方寸匕的量,用浆水一升半来煮,剩七合,一次喝进去。就是说用半夏干姜散有说法,你想真正起到温中散寒,降逆止呕的作用。

第一,这方得用浆水煮,浆水,咱们在赤豆当归散里面,说过浆水,有清热作用,清凉解毒作用,取其甘酸之性,调中止呕。它酸啊,是发酵的东西,所以,它甘酸调中止呕,有止呕作用。

第二,“顿服之”就是要加强药力,取它速效,“散者,散也”,也是速效。
​   我现在是说,它用干姜的道理,刚才说,生姜是辛温,辛散温通,干姜呢,是偏于温中焦,守而不走的,一会,我们一起来比较。
==========================

​   21 条叫做:
《金匮要略》“病人胸中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彻心中愤愤然无奈者,生姜半夏汤主之。”(一类)
(生姜半夏汤方:半夏半斤 生姜汁一升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半夏,取二升,内生姜汁,煮取一升半,小冷,分四服,日三夜一服。止停后服。
笔记者摘自《金匮要略讲义》)

   这又是汤剂,但是,变成用生姜汁了。

   什么叫做“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
   而且特别说到“彻心中愦愦然无奈者”,这有个[词解],请大家看,彻,是通彻之意,指病人自觉心胸中郁闷烦乱,有一种无可奈何的感觉。

​   这“无可奈何”到什么程度呢?
​   你说喘不象喘,呕不象呕,哕不象哕,极度的烦闷不适,这个原因,就是寒饮搏结于胸胃。

​   三者都和寒饮有关,那么,
​& 小半夏汤证,我们说是寒饮呕吐,
​& 作为半夏干姜散证,是寒饮内盛,所以,它温中的力量要加强,将生姜换成干姜,守而不走,
​& 现在要说寒饮搏结于胸胃,这个病位扩大,所以病人无可奈何,心胸中,整个都是郁闷烦乱的不适感觉。

   你说喘不象喘,为什么呢?
   它涉及到胸中、肺的气机,它喘不象喘。

   你要说呕,应该是在胃、心下这个部位,你说呕还不象呕,哕还不象哕。关于哕的概念,一会咱们再复习一下。

   就是在病机和病位上,三者有区别,因此,有的用生姜,有的用干姜。
​   现在说的是生姜汁的作用,而且,用量,半夏是半升,生姜汁是一升,这量又不一样了,那么,生姜汁,辛散寒饮,重用,佐以半夏,开结降逆,所以,这也是为了祛除寒饮,使阳气布展,就把他(病人)的心胸中,郁闷、烦乱解除,这说明是因为这种寒饮,阻遏阳气的结果。

   阻遏阳气,阻遏到哪呢?
   阻遏到心胸中了,病位比较广,饮为阴邪,轻则阻遏阳气,重则伤人阳气,现在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呢?阳气把它布展开,你就得从根上,把寒饮祛除,因此,它加强了生姜汁的,辛散寒饮作用,再加上半夏的散结降逆,包括止呕的作用。

   三方证如果进行比较的话,我想用一个表格的形式,给大家写一下: 
 
方证 比较      药物               主治               病机            功效       方剂特点

小半夏汤证    半夏一升,生姜半斤    诸呕吐,谷不得下    胃寒饮停(中焦)  散寒化饮,   久煎,浓煎   
​(第 12 条)                     心下痞                             降逆止呕
​                                                                   
生姜半夏汤证  半夏半升,生姜汁一升  似喘不喘,似呕不呕, 寒饮搏结于胸胃  散寒逐饮      生姜汁后下  小冷
 (第 21 条)                     似哕不哕,                                    日三夜一服
                                彻心中愦愦然无奈                               止,停后服
​                                                       

半夏干姜散证  半夏、干姜 等分      干呕、吐逆、吐涎沫     胃中虚寒       温中止呕     散剂,
(第20条)                                                                    浆水煮顿服
                                                                                               
 
   小半夏汤证、生姜半夏汤证和半夏干姜散证进行比较,我们说了,这是 12 条原文,这是 21 条原文,这是 20 条原文。

​   在药物组成上,
​& 小半夏汤,我们在前面学过了,是“呕家之圣方”,是半夏和生姜的配伍,取半夏降逆止呕的作用。
​& 生姜半夏汤,是半夏与生姜汁的配伍。
​& 半夏干姜散,为散剂,半夏、干姜等分.
​   这是在剂型上、用药上,和剂量上的区别。 
 
* 小半夏汤
​   主治上,这个(小半夏汤)原文讲,诸呕吐,我们说应该是病因辨证,但是,作为一个“呕吐圣方”,有相须、相畏的关系,因此,可以加入到各个基础方之中,治“谷不得下,心下痞”。
​   在病机上,属于胃寒停饮,停在中焦。
​   功效为散寒化饮,降逆止呕。
​   在这个方剂使用的特点和要求上,提出久煎,浓煎,也意味着少饮、频服,这样来迎合止吐的需要。

* 生姜半夏汤  
​   作为生姜半夏汤证,是讲到了“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彻心中愦愦然无奈”,这是一种心中烦乱,由于寒饮阻遏、阳气不展造成的。
​   因此,它这个病机上,归结为寒饮搏结于胸胃,实际是中、上二焦,因此,病位比较大,取它散寒逐饮的功效。

​   以上这两方之间,都是具备什么特点呢?
​   “走而不守”,就是因为生姜和生姜汁是辛散之力,因此,是“走而不守”。

​   在使用特点上,生姜汁是后下的,汤剂要变得“小冷”,有利于止呕,“日三夜一服”,一天喝四回,这也等于告诉要频服,就是说喝的次数、遍数要多,还有呢,就是“止,停后服”,好了就不要服了。 
 
* 半夏干姜散
​   关于半夏干姜散,它所主治的症是干呕、吐逆、吐涎沫,是胃中虚寒,因此,是温中止呕的作用,取干姜的什么作用呢?守而不走。
​   在这个剂型上,是散剂,取其速效,浆水煮,是清凉之义,也是帮助止呕,另外,顿服,也是为了集中药力,加强止呕的作用,取速效。
 
   这是三方证比较,这等于用具体的方药举例,让大家了解张仲景在方剂的配伍,和辨证施治上的原则和灵活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