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国藩知恩不报

 铁血老枪 2018-12-25

 咸丰四后(1854年)三月,曾国藩败守长沙,太平军分兵攻占靖港、湘潭,形成掎角之势,准备围攻长沙。四月二日,在长沙官绅的建议下,曾国藩率湘军进攻靖港,试图挽救局势,谁知遭遇溃败,他且羞且惧,准备眼一闭,跳入湘江。

这是曾国藩第一次带兵打仗,他出征前,还偷偷写好遗书。他的两位幕客发现后很担心,要跟曾国藩一块去,曾国藩不同意。两位幕客不放心便找来另一位叫章寿麟的幕客,让他躲在曾国藩座船的后舱,务必保证曾国藩的人身安全。

当 曾国藩投江时,章寿麟第一时间冲出来救人。曾国藩问他怎么在这里,章寿麟急中生智,编了一句谎话,说:“我来是要报告一个喜讯,我军在湘潭大胜先锋部队待会这往这边来,局面还能收拾,您千万别寻死”曾国藩一听,随章寿麟上了船。

曾国藩上岸后,湘江那边胜败如何,仍然没有准信儿。曾国藩找来章寿麟再一问,才知道被骗了。他很郁闷,决定再次自杀。由于死前要办交接,他将死期定为四月四日。

巧的是,四月三日夜里,湘潭传来捷报,湘军大胜,曾国藩不用死了。

十年后,湘军强盛,曾国藩封候拜相,按常理说,他应好好报答对他有救命之恩的章寿麟,而且章寿麟正在曾国藩的辖区做知县,帮他一把是顺手的事儿,可至死,曾国藩都不有关照过章寿麟。

章寿麟觉仕途没法混了,遂告老还乡,途经靖港对岸时,画了一幅画,还写了序。在序中章寿麟很谦虚,说曾国藩天生就是要平定天下的,这是天命,这算自己不救他,他也不会死。对于自己未得到曾国藩的回报,他一点也没有抱怨。

章寿麟固然姿态高,别人对此怎么评价呢?一百多位近代史的名人为这幅画写过文章。诗词,所有评语中最有看头,是左宗棠的评语。

左宗棠说:“曾国藩早将死生得失置至度外,他是立志不为圣贤便为禽兽的人。章寿麟救他是事实,便要说救了他就为曾国藩的人生增添什么,那不是事实。从某种程度上,讨论曾国藩没有回报,章寿麟要不要回报,太没格调。" 曾左这对晚清政坛双雄,半生亦敌亦友,大概也最懂彼此的心意。

曾国藩为何知恩不报?

咸丰四后(1854年)三月,曾国藩因情报失误而败守长沙。太平军分兵攻占靖港、湘潭,形成掎角之势,准备围攻长沙。四月二日,在长沙官绅的建议下,曾国藩率湘军进攻靖港,试图挽救局势,谁知遭遇溃败,他且羞且惧,准备眼一闭,跳入湘江。

这是曾国藩第一次带兵打仗,他出征前,还偷偷写好遗书。他的两位幕僚李元度、陈士杰发现后很是担心,非要跟曾国藩一块去,曾不同意。两位幕僚机智地安排另一位幕僚章寿麟躲进曾国藩座船的后舱,以便保证曾国藩的人身安全。

当曾国藩投江时,章寿麟烫发水性好力气大,很快跳水将曾救起,但曾国藩此时已抱定以死报国的决心,立即再次跳江江中,而章寿麟也再次入水救起。曾国藩睁开眼之后问:你怎么在这里?章寿麟急中生智,谎说:我来是要报告一个喜讯,我军在湘潭大胜先锋部队待会这往这边来,局面还能收拾,您千万别寻死。曾国藩一听,随章寿麟上了船。

曾国藩上岸后,湘江那边作战的结果尚不得而知。曾国藩找来章寿麟再一问,才知道被骗了。他很郁闷,决定再次自杀。由于死前要办交接,他将死期定为四月四日。

巧的是,四月三日夜里,湘潭传来捷报,湘军大胜!曾国藩不用死了。

在那以后,曾国藩迎来了属于他的时代。

曾国藩凭借剿灭太平军的赫赫战功,得到了朝廷的信任,一路升迁,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掌握地方军政大权。曾国藩缔造的湘军里,也走出了数十名总督、巡抚级别的高官。按照常理,曾国藩总会恩泽对他有救命之恩的章寿麟吧?

那个时候,恩人章寿麟就在曾国藩手下任知县。如果曾国藩要报答他,让他升官发财,那是举手之劳的事情。然而,曾国藩好像完全忘了章寿麟的存在。一直到曾国藩病逝,章寿麟都只是一个七品芝麻官。曾国藩甚至没有对章寿麟说过一个“谢”字。

曾国藩病逝后,对仕途绝望的章寿麟遂告老还乡,彻底退出官场。在途经靖港时,他触景生情,画了一幅《铜官感旧图》的画,此后,一百多位近代史的名人为这幅画写过文章。章寿麟很谦虚,说:曾国藩天生就是要平定这场大乱的,这是天命。就算自己不救他,他也会逢凶化吉、遇难呈祥的。

曾国藩对救命恩人为何如此寡恩薄情呢?说穿了——影响问题,声誉问题。如果没有这档子事,兴许还好办一点;有了这档子事,所有人的眼睛都盯着,稍有不慎就会授人以柄,对于一辈子视声誉比生命还要重要的文人雅士曾国藩来说,这是成不能有闪失的。

曾国藩素有知人之鉴,却因为珍爱自己的羽毛,而凉了一个救命恩人的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