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巴山诗刊2018年秋季号卷首语

 云淡GT 2018-12-25

秋风过了,秋意还在。当你接到本期刊物时,说不定已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了。季节轮换不要紧,只要“诗和远方”常在就可以了!

“恰同学少年”时,总爱在作文前面写上“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其实,那个时候并不理解其深沉含义,只知道用了一句好听的成语。现在有些懂了,真有如此感觉,比如,达州市诗词协会一晃就是五年有余。五年来,我们探索、奋斗,企图为当下诗坛、为“中国·西部诗歌城”做点什么。当然,我们也做了,也努力了,但收效不多。好在换届了,新一届协会班子诞生了。“换届专递”就是想把大家“曝光”于此,接受会员们、天下文朋诗友们的监督,看你新一届能干出什么名堂。

大巴山诗刊2018年秋季号卷首语

他名不见经传,地道的花萼山下一农民。也许花萼山过于宁静、纯净,这决定了他诗写的风格。灵动,纯净,“唯生活,唯真。”故,本期“头条诗人”给予了他。他的名字叫刘吉全,弄了个“不媚俗、不媚雅”的笔名“牛鸡犬”。

不管怎样,新诗的创作势头依然旺盛,一批搁笔多年的诗人,其“诗心”在慢慢复苏,如文冰、危英、孙黎龙等。一批默默无闻的年轻诗人,其“诗意”却蓬勃盎然,如伍登攀、龚小平等。一批大学生诗人,其“诗才”初露锋芒,前景看好;万源三中出了一批中小学学生诗人,盖因出了个好老师张步伐。这些都在“巴渠新声”里了,大家可以走进去看看,看他们到底如何?

沧海桑田,血脉总相连。中华民族的诗歌一直就没有断代、断流,及至今日,大有历久弥新之态势。大巴山诗歌方阵里,旧体诗群与新诗方阵,堪有一比。胥健先生在舟车劳顿之百忙中,处处有诗意,以景赋诗,以诗寄怀,躬身践行正气高雅,切身倡导诗意生活,堪称表率矣。“奇葩”李宗原,居然步韵阮籍“八十二”首,新作“八十二”,大有竹林之风,实属勤奋探索,他为当下旧体诗创作提供了“文本”意义。其诗质、诗境、诗格到底如何?诸位看了便知。“宕渠古韵”里,枯木逢春,春色正浓。

诗协活动丰富多彩,社会影响日渐凸显。本期“诗书画轩”推出了达州市诗词协会部分活动剪影,旨在活跃创作,孵化新人新作,让诗歌“鸟落民间”,让大家享受诗意生活。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我们信奉这个!大巴山诗刊编辑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