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大家胡希恕讲脉法:脉弦有寒

 中医缘的图书馆 2018-12-25

 脉双弦者,寒也,皆大下后善虚。脉偏弦者,饮也。

——《金匮要略》


中医大家胡希恕讲脉法:脉弦有寒

这个弦脉,主寒主饮,主水饮、主痛、少阳脉,都是弦,一个脉主多种。一般来说,这个饮脉弦,而且这个弦限于一只手,大概右手多,这什么道理,水属于气分。

瘀血症,你们可以体会,凡是血症,这脉不正常的现象都限于左边,不但脉限于左手,而且部位也在左边。

咱们讲桃核承气汤,少腹急结,也是偏左边,你们遇到这个病可以按一按,这个小腹急结的部位也偏左边,这是古人的经验。

据我观察,可能是心脏在左边的关系,他这个血分大概都偏于左,气分偏于右。

这水属于气分,不是血分,所以在仲景的书管他叫阳气,气属阳,血属阴,所以关于津液,他叫阳气,这与后世看法不一样,所以拿后世注《伤寒金匮》常会搞错。

脉弦,如果他两个手都是呢,大概都是寒,为什么是寒呢?由于下之后,中虚生寒,那么他在这地方说,大概下的也是这个水。

虽然水饮有下之症侯,可是不能遇到有水饮就吃泻药,像十枣汤也下水了,后头讲很多,不应该下要是下了,不仅一只手脉弦了,两手都脉弦了,就变成虚寒的状态。

所以他是个倒装句,本来他应该是这样的,「脉偏弦者,饮也」,搁前面;「脉双弦者,寒也」,搁后头就好了,这样就容易理解。

总之脉由偏弦变成双弦,就是由于大下后容易发生虚,虚极生寒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