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末“兴隆号”一两金锭

 国民一员 2018-12-25
 这枚清末铸造的一两金锭(见图),上部宝脸两边为圆弧状,中间束腰,左右径19毫米,底部左右径10.8毫米,最宽处14.2毫米,重31.5克。锭面中錾有“安庆·兴隆”戳印,左右分錾“足赤”与“烚炼”字样。金锭整体为腰形,铸造精美,工艺考究,造型小巧玲珑,令人赏心悦目。

       根据这枚金锭上錾有的戳记,可知这枚金锭即为安庆当时的“兴隆”银号所铸造,时间约在1911年前后。

       据考,清代末期,黄金与银锭不同,并非通用货币,民间对于黄金的需求,主要为节庆所需的金饰品,其次为保值用的金块,俗称金条,并不为流通。这枚历经百年錾有“安庆·兴隆”戳印的金锭应属烚炼的足赤金料。清末民间还有一些由黄金铸成的金锭,俗称金元宝。有的金元宝上面錾有“喜”、“寿”、“福”、“禄”等戳记,即为婚庆、祝寿等吉庆所铸。以上此类风俗,民国后直到解放前夕,城乡仍广为流行。民国二十二年(1933)以后,随着法币政策的破坏,黄金地位的抬头,这些金锭(元宝)虽不是法定的货币,但因其本身是贵金属,社会上也作流通货币使用。特别是抗日战争期间,许多货币均失灵,金锭则成为对抗通货膨胀的法宝,甚至直接投入流通领域。

       这枚清末铸造的一两金锭(元宝),价值高达数万元,对研究清末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有着很大的历史价值与收藏价值,令收藏界瞩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