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代篆刻艺术发展(图文)

 聽雨軒sjh 2018-12-25

(2) 吴咨

吴咨(1813-1858)字圣俞,号哂予、适园,江苏武进人,少家贫,八、九岁就能写籀篆。为阳湖派古文家李兆洛的门生,学问审慎。篆刻师法邓石如,常参以金文作古玺印,颇具古雅之气,常出新意。汪昉曾评价他说:“盖其所见金石文字极多,凡点画之微,偏旁凑合,屈折垂缩之细,皆能悉心融贯,虽繁文沓字,位置妥贴,无不如意。”他于篆刻成就最高,可惜英年(46岁)早逝。著有《续三十五举》、《适园印印》和《适园印存》。

(3) 徐三庚

徐三庚(1826-1890),字辛榖,号井罍 ,又号袖海,别号金罍、洗郭、大横、余粮生、金罍道士、金罍道人、金罍山民、荐木道士等,浙江上虞人。曾游寓杭州、上海、天津、北京、广州、香港等多处鬻艺为生。工书法,尤擅篆刻,善摹刻金石文字,并擅长刻竹。早期曾摹仿元、明印,后攻汉印,并学浙派,特别对陈鸿寿、赵之琛、邓石如颇有研究。40多岁左右苦习《天发神谶碑》参以金冬心的侧笔用法,笔致纤细流丽,能在吴熙载、赵之谦之外,别树一帜。其印飘逸妍美,疏密分布对比强,有磅礴之气,刀法精熟,笔势酣畅。时人誉为“吴带当风,姗姗尽致。”但由于柔媚而有纤弱之感,结构突出 “宽可走马,密不容针”;他的边款取法在晋唐汉魏间,刀法猛利,自成面目。他的篆刻作品对日本有很大影响。明治12年(1879年)和明治19年(1886年),日本印人圆山大迂、秋山白岩,先后到中国向徐三庚学习篆刻。使他的篆刻艺术在日本广为流传。著有《金罍山民印存》、《金罍印摭》、《似鱼室印谱》等。

1355500065.jpg

(4) 赵之谦

赵之谦(1829-1884),字益甫、撝叔,号冷君、悲盦,无闷、憨寮、子欠、悲庵、悲翁,浙江会稽(绍兴)人。学问文章根底深厚,书画篆刻皆第一流。一生聪颖明达,才气横溢,诗文、书画、篆刻及金石碑版考征等方面,均有很高的成就和独特的风格。他的篆刻师邓石如,更显得侧媚多姿,又取“浙派”入印,他刻“钜鹿魏氏”一印边款云:“浙、皖两宗可数人,丁、黄、邓、蒋、巴、胡、陈(曼生)”。由此可鉴,赵之谦对诸家都有过学习。他用秦汉篆法入印,扩大篆刻取字的范围,又旁及秦、汉、魏、晋、南北朝的金石文字,又博取秦诏、汉镜、泉币、汉铭文和碑版文字等巧妙移植入印,一洗旧习,所作印章面目多样。由于他的博学,笔法、字法、章法的变化越来越新异,继邓石如“印外求印”的创作思想又有所发展。赵之谦治印,朱白皆精,无论印章大小,其篆法、章法姿态纷繁,形式多样;布局虚实相生,字形基本是方的,转折处外方内圆;白文印纵横交叠、苍劲爽利、方圆兼备。朱文印圆润流畅,密而不乱,疏而不散。其大印不松散,小印不拘紧,工放结合,一任自然。他运刀如运笔,挥洒随意,表现力极强,刀法十分娴熟,精湛。他用单刀冲刻的白文印“丁文蔚”打开了齐白石印章风格的门扉。他在印章边款艺术上首创以汉魏书体阳文刻款。并刻有一些汉画中的图案,或人物,或山水,或动物等。使印章款识艺术形式更为丰富。赵之谦的篆刻艺术在日本影响也很大。30年代,日本印人河井荃庐,曾向他学习过篆刻。由于赵之谦,吴熙载均同一时代,年龄相近,两家都从邓派一路发展出来的,两家都是清代印坛上并驾齐驱的杰出人物,而赵之谦才高气盛“素覃经世之学(胡澍语)”。其篆刻有一种轻松澹荡的境界。全国学者纷纷竟相镌刻。成为中国百余年来最杰出的书画篆刻家和学者之一。著有《二金蝶堂印谱》等。

(5) 吴昌硕

吴昌硕(1844-1927)初名俊,又名俊卿,又署仓石、苍石,号缶庐、缶翁、老缶、缶道人、苦铁、破荷、大聋、酸寒尉、芜菁亭长等,浙江安吉人。9岁移居苏州,后定居上海。为晚清四大家之一(吴昌硕、吴熙载、赵之谦、胡钁),吴昌硕一生治印,风格几经变更,早期从浙派印入手,后专攻汉印,一度以浙派的切刀法追求拙涩风格,随后又继学皖派印风,取法邓石如、吴熙载、钱松、赵之谦等人。尤其对“西冷八家”之一钱松甚为钦服,深受钱松后期雄浑跌宕风格的影响,取法古玺和秦汉印,又融入历代金石碑碣文字造型艺术,及金文、陶文、封泥、汉三国篆碑、汉晋砖文等;其篆结取法邓石如、赵之谦圆转的基础上,掺入《石鼓文》的体势,他一生于《石鼓文》功夫最深,早期临摹肖似,后加熟练,出以新意。

他在65岁时题《石鼓文》临本说:“予学篆好临《石鼓》,数十载从事于此,一日有一日之境界。”可见吴昌硕对《石鼓文》研究心得颇深。他的印章也体现了石鼓文那种高古奇崛,貌拙气雄的意态,印文线条以浙派苍莽滞涩为基础,突出笔意,刀法自如,冲切披削兼使,用钝刀硬入,强化了笔画锐钝、方圆、轻重的变化,所表现的是:古朴、豪迈、浑厚、苍劲的风格。他善于借见古人的东西,于封泥最为有心得,他以封泥之趣来丰富印章的古拙的韵味。他说:“封泥模范尊鼻祖,欹整笔势切磋,古气盎然手可掬。”他在技巧的表现上,不单是刀法技巧的表现,他一洗前人旧制,用敲击、磨擦、凿、刮、钉等多种手法造成印面残缺破损的古朴之趣,以印章斑驳的形式来表现浑厚的金石味,而且他这种表现没有一点斧凿的痕迹。而是自然的流露,这是非高超的艺术修养的印人能为的。这就是所谓:“既琢且雕,还返于朴”。吴昌硕在他的“破荷”一印的边款上刻有:“亭破在阜,荷破在手;不破之丑,焉亭之有?千秋万年,破荷不朽!”破即是丑,却是不朽,这是吴昌硕的审美观。他把求古作为手段,创新求变是他的目的。由于吴昌硕的学问好,功夫深,气魄大,识度卓,终于摆脱了寻行数墨的旧藩篱,形成了自己的高浑苍劲的风格,将明清篆刻艺术六百年来的印学推向一个新的顶峰,成为一代宗师。

吴昌硕的篆刻在日本、朝鲜广为流传,影响极大,对日本篆刻影响较深,日本人争先购求他的作品。日本印人河井荃庐于1898年专从日本到上海拜晤吴昌硕,传为佳话,并加入西冷印社。1913年,杭州成立西冷印社,公推吴昌硕为首任社长,著有《朴巢印存》、《苍石斋篆存》、《齐云馆印谱》、《篆云轩印存》、《铁函山馆印存》、《削觚庐印存》等。

(6)黄士陵

黄士陵(1849-1908),字牧甫,一作牧父,亦作穆甫,号倦叟、黟山人、倦游巢主,安徽黟县人。幼承家学,8-9岁喜刻印,14岁家道中落,以照相刻印谋生。吴大徵巡抚广州延入幕府,协助吴大徵编纂金石书籍,并得到王懿荣、吴大徵的指点,遂留居广州。他早年学丁敬、黄易、陈鸿寿、邓石如、吴让之,印章水平已经较高,尤其对赵之谦仿汉印那种光洁妍美、古气穆然的风格,曾作过细致的研究和摹仿,并以异趣的权量、泉币、镜铭、砖文、石刻等文字参化为用,丰富了作品的意趣,用刀以薄刃疾冲,线条追求畅达爽利,酣畅挺拔,简练平实中体现圆腴丰厚,以恬静的基调融入险绝、灵动的变化。善于在平淡无奇的印面中通过恰当的夸张,达到化静为动的效果。他对印章文字的处理,其成就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位印学家。他的篆刻与吴昌硕截然不同,吴昌硕善于对印章雕琢、敲击,他却认为:“汉印剥蚀,年深使然,西子之颦,即其病也,奈何捧心而效之。”黄土陵善于将不同器物上的文字加以整理,融为一印中,能根据作品的需要,对文字加以适当改造、简化,甚至以楷字入印,使篆刻作品丰富多样。他以广博的学识和修养形成了自己的篆刻艺术语言。

黄士陵的边款除文辞隽永严谨之外,在技法上也有所更新。他曾以邓石如的双刀刻行书款,又一度用切刀刻楷书款。后受六朝碑版书刻体入款,遂以稳健的推刀法,使印款含蓄质朴,结体尤见古拙错落。他的印学在广东、香港影响较大。晚年的篆刻颇具特色、独张一帜,后世称之为“黟山派”。著有《心经印谱》、《续说文古籀补》、《黄牧甫印谱》等。

(7)胡钁

胡钁(1840-1910)一名孟安,字匊邻,号老鞠、不枯,又号晚翠亭长、竹外外史,浙江崇德人。工诗文、书法,摹刻宋拓《圣教序》、《麻姑仙坛记》、《醴泉铭》等不失神韵,于篆刻成就最高,又是著名刻竹能手。方约辑有《晚清四大家印谱》,四大家即:吴熙载、吴昌硕、赵之谦、胡钁,可见胡钁在清末篆刻界的地位。他的篆刻初师陈鸿寿,以切刀入印,后取法汉铜印,又得益汉玉印,凿印及诏版,刀法挺秀,转折遒劲如铁,尤以白文印匠心独运。高时显在《晚清四大家印谱》序言中说:“匊邻专摹秦汉,浑朴妍雅,功力之深,实无其匹,宋、元以下各派,绝不扰其胸次;……而印之正宗,当推匊邻。”这些话语对胡钁的篆刻评价有些过高,与吴昌硕、吴让之、赵之谦这三家的篆刻成就相比是不能相提并论的。他的楷书边款清丽典雅,印章风格与其他三家异同,有自己的篆刻艺术语言,别辟町畦,这是难能可贵的。著有《石波小泊吟草》、《晚翠亭长印谱》。

清代篆刻艺术得到空前的发展,流派纷呈,风格各异,而且对篆刻艺术的研究也达到一个顶峰时期。如周亮工、魏锡曾、赵之谦、张在辛、陈克恕、袁三俊、秦爨公、顾湘等一批有影响的印学理论家,他们以独具的艺术眼光,阐述了印学中的技法、美学观、各派源流等,为我们研究清代篆刻家提供了大量的资料。

(1) 周亮工

周亮工(1612-1672),字元亮,号栎园,别署陶庵、减斋、谅工、适园栎老、栎下先生等,河南开封人,移居南京。著作颇丰,著有《印人传》最为有影响,有《赖古堂文集》、《书影》、《字触》、《闽小记》、《读画录》、《尺牍新钞》等行世。其《印人传》是周亮工倾其毕生精力、遍访印人的呕心力作。清康熙九年(1670)59岁的周亮工,自厌“觉虚名之无益”,将历年的著作全部毁了,致力于《印人传》的撰写,可惜周亮工《印人传》未完成,于康熙11年(1672)去世。他的《印人传》以传记体的形式,对每位印人的创作思想、师承关系、流派风格,审美范畴进行了论述。为后世印学提供了很珍贵的印学史资料。

(2) 魏锡曾

魏锡曾(?-1881),字稼孙,号印奴,浙江仁和人。官福建盐大使。一生对金石拓本、印谱、名人印蜕汇辑甚富,嗜印有奇癖。他自己不刻印,但对印学的研究独具慧眼,入木三分。他的印学理论散见于“序”、“跋”和诗中。他撰写的《论印诗二十四首》,对明、清时期各流派印人的论述,可谓淋漓致尽,恰当好处。其诗之文采隽永,才情并茂,是晚清杰出的印学理论家、鉴藏家。

此外,清代印学理论家及书籍还有:秦爨公著《印指》,福建陈鍊著《印说》,浙江董询著《多野斋印说》、《续三十五举》,福建林霔著《印说十则》,冯承辉《印学管见》,浙江姚晏著《再续三十五举》,海阳汪维堂著《摹印秘论》,广东陈澧著《摹印述》,海宁陈克恕著《篆刻针度》,北京许容著《说篆》,山东张在辛著《篆印心法》,江苏鞠履厚著《印文考略》等。

清代的印谱随着清代的篆刻艺术的发展印谱与日俱增。主要的印谱有:周在浚、周在延合辑《赖古玺印谱》,陈介祺辑《十钟山房印举》,汪启淑辑《飞鸿堂印谱》,吴大澂辑《十六金符斋印存》,吴式芬辑《双虞壶斋印存》,吴云辑《二百兰亭斋古铜印存》,丁仁辑《西泠八家印谱》,魏锡曾辑《吴让之印存》,赵之琛著《补罗迦室印谱》,赵之谦著《赵撝叔印存》,吴昌硕著《缶庐印存》,刘鹗辑《铁云藏印》等,共统计印谱约73种,410卷之多。这些印谱为后世学习清代篆刻了解清代篆刻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清代官印基本不用元明时期的九叠篆入印,而是采用汉满文对照,汉字仍用篆体,到乾隆13年(1748)开始用满文篆书入印,官印的其它形制基本上与明相同,印背款刻有号年和编号。

清末太平天国时期所用官印,用宋体方块字入印,洪秀全曾留下两方玉玺,印面外围是龙凤呈祥的图案,中间文字为宋体方块字,这完全失去了传统篆刻艺术的本质,使官印与篆刻完全脱离,这一风格的官印影响到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