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秦始皇后关于日本的记载可能也是因为他的壮举了吧

 关中柔情 2018-12-25

“岛夷”“瀛洲”“东鯷”“东番”“台员”“东都”  “东宁”这些词语听起来,都不知道是什么地方,其实这个地方就是祖国的宝岛台湾的古称,直到明万历年间,在朝廷的正式文件中出现“台湾”一词,至今也就不到500年,正式定名为“台湾”也是到了清朝年间,也就是说正式定名至今也不过300年左右。

在正史《三国志.吴主传》中有这么一段话三年春二月,遣太常潘濬率众五万讨武陵蛮夷。卫温、诸葛直皆以违诏无功,下狱诛。”

 

一、寻找台湾省和日本

卫温、诸葛直去征讨什么地方被认为是无功而返,才被抓进监狱被诛杀。我们在往前面一年,也就是二年春正月,孙权派卫温、诸葛直去坐船寻找夷洲和亶洲夷洲就是我们今天的宝岛台湾省,那么问题来了,吴主孙权寻找夷洲到底所为何事

我们这里需要结合当时的情况,公元231年三国的主要形势是魏蜀吴三国鼎立,诸葛亮进行第五次北伐 ,为了转移国内矛盾也为了让蜀汉走出去,不能一直窝在山沟沟里面,三国处于平衡的状态,孙权一直在江南,攻打曹魏打不过 ,想打益州也无能为力,公元231年吴主孙权48岁,也要为自己的后代或者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做出一些大的事件出来。

在古代50岁已经很大年纪了,既然对魏蜀用兵不成,那么他为了寻找能扩张的地方,荒夷夷洲和传说中的亶洲也就成了他的目标了,因为在茫茫大海之中,东吴是最有发言权的,也没有人和他去争抢。

 

二、孙权不能抗拒生死寄希望于不死药上

但是经过判断,扩张地盘虽然是在明面上,寻药的可能性也是有的,古人都追求长生不死药,谁都不能例外,当时孙权也是快到老年了,前文已经提到了,马上50岁的人了,很是害怕死亡的。秦始皇去寻找,自己也可以去寻找,万一找到了呢。这也就很好的解释了卫温和诸葛直在台湾待了1年时间后,折损了人马,也带回了当地土著后,但是还是被孙权诛杀,因为一旦寻药被传开,那么孙权岂不是很没面子。


三、浮海求夷洲及亶洲的背后细思极恐

公元231年,孙权设置祭酒职位,以教学诸子。另外遣将军卫温、诸葛直将甲士万人浮海求夷洲及亶洲。可以看出孙权此时也做两手准备,第一手准备设置教育机构,教育自己的几个儿子,让儿子尽快成长起来,另外看到夷洲的人员偶尔会往来福建,所以他派遣大将带上数万人员去找台湾和日本,但是看到夷洲的人,为什么一定要去台湾后在去找亶洲呢,如果仅仅是为了掠夺人口,那先找到台湾,将台湾的当地人口直接绑来可以了,为什么还一心一意的去找日本了,但是日本只是传说,并没有真正的记载,这就不得不去想想了。

在说,虽然卫温、诸葛直没有找到人们口口传说中的亶洲,但是已经带回了几千人回来,为什么还要下狱问斩呢。细思极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