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富丽:温暖的“橙”色 | 汉字中的文化

 花间一酒壶 2018-12-25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人们通常用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来代表彩虹给人视觉上的直观感受。这七种颜色就像五线谱上的哆、来、咪、发、嗦、啦、西一样,是自然界的音符,共同谱写着大自然的动人乐章。之前我们已经讲过六种,今天,终于轮到七色大家族中唯一没有露过面的成员——“橙”出场了。


“橙”由“木”和“登”组成,“木”表示这个字的意思跟树木有关,“登”表示这个字的读音与之接近。“橙”最初是果树的名称,属于芸香科柑橘属常绿乔木,也指这种果树的果实。


《说文解字》对“橙”的解释仅有简单的几个字:“橙,橘属。从木,登声。”而清代桂馥《说文解字义证》引《本草》:“其树亦似橘树而叶大;其形圆,大于橘而香,皮厚而皱,八月熟。”李时珍《本草纲目》引《事类合璧》:“橙树高枝,叶不甚类橘,亦有刺。”这些文字较为详细地阐述了橙这种树木及其果实的特征。


“橙”字的字形演变


橙树通常较为高大,圆圆的果实挂在高高的枝头,因此,宋代陆佃所著《埤雅》认为:“橙可登而成之,故字从登。”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橙”的造字理据,似乎不无道理。


橙树的果实通常称为“橙子”,在今天属于常见的水果。而在中国古代,橙子主要产在温暖的南方,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并且以多种方式被利用或食用。根据李时珍《本草纲目》引《事类合璧》中的说法:“其皮可以熏衣,可以芼(mào,菜,在这里指作为调味品掺入其他食物中)鲜,可以和菹醢(zū hǎi ,此处指制成酱),可以为酱齑(jī,捣碎的菜类等),可以蜜煎,可以糖制为橙丁,可以蜜制为橙膏,嗅之则香,食之则美,诚佳果也。”


《事类合璧》中的记述详尽且不吝惜溢美之词,反映出古人对橙子的喜爱,而这一点也体现在诗词歌赋中。最著名的当属苏轼《赠刘景文》中的“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橙子泛黄,橘子将黄犹绿,硕果累累,丰收在望,是秋末冬初最美的景致。后来,人们常用“橙黄橘绿”来形容秋天宜人的景色。


蟹酿橙


此外,宋代黄庭坚《邹松滋寄苦竹泉橙麴莲子汤三首》其二:“天将金阙真黄色,借与洞庭霜后橙。”以及宋代真山民《永嘉秋夕》:“江头风景日堪醉,酒美蟹肥橙橘香。”乃至宋代韩元吉《鹧鸪天》词:“酬美景,驻清秋。绿橙香嫩酒初浮。”它们都堪称咏橙的佳句。


橙子味美多汁,富含营养,是老少咸宜的水果。而橙花则因其清新雅丽的外形和芬芳怡人的气味得到古代文人墨客的赏识,尤其受到偏好雅致的宋代文人的青睐。他们借橙花抒情言志,颇有一种孤芳自赏的意味。比如毛滂《过静林寺用琳老韵作四绝句》中有一首专咏橙花:“橙花亦娟娟,照水弄清白。孤香少人知,黄蜂自为客。”此外,还有李琏《题金陵杂兴诗后十八首》其一:“折得橙花无处赏,带枝分与棹船郎。”以及侯置《南歌子》词:“菊润初经雨,橙香独占秋。”等等。


橙子品种多样,比如今天常见的有甜橙、血橙、脐橙、红橙等。无论哪个品种,其成熟果实果皮的颜色大都界于红、黄之间。因此,“橙”后来也指这种像橙子一样的红、黄混合色,比如“橙红”“橙黄”等。


橙子


橙子是最有代表性的橙色水果。在自然界当中,除了以橙子为代表的柑橘类水果,其他如杏、柿子、南瓜、胡萝卜等水果或蔬菜也都呈现或深或浅的橙色。就拿杏来说,中国传统色彩“杏黄”,实际上是指像成熟的杏那样黄而微红的颜色,它无疑也是属于橙色系的。所以,一提到橙色,常常使人联想到丰收的秋天和成熟的果实,以及人的幸福和满足感。


橙色也是花朵的常见颜色之一。各种各样色调介于红、黄之间的橙色花朵,如同跳跃的音符,带给人明快、活泼、健康的感觉。


橙色还是太阳的颜色。无论是朝阳的初辉,还是落日的余晕,都带有绚丽渐变的橙色调。就连白日里当头照的太阳,也好似笼罩着一层近乎橙色的光晕,光闪闪、金灿灿,令人无法直视。从这个角度来看,橙色是明亮的、华丽的,甚至是辉煌的。


而当我们将目光从自然界转移到人类社会,万家灯火,熊熊燃烧的火把,都是让人过目难忘的橙色画面。而作为警戒色用在登山、救援等装备上的橙色,对于使用者而言,则意味着一种安全感。


万家灯火


果实、花朵、太阳、灯光、火焰……种种橙色事物,传达出或幸福、或温暖、或热情、或活泼的视觉信息和感官特质。橙色,称得上是众多色彩当中最暖心的颜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