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妹走了,偌大的诊室就剩下了我和秦老师,这种一对一的方式有些像老辈的师带徒,而又宽松得多。现在想来仍是很好的学习方式。曾经在济南省立医院和中医院参观过,那的实习生一屋不少于十几个,看着都晕,想学好实在太难。可惜彼时的基础实在太差,悟到这种好处已是几个月后的事了。实习生除了学习还有打扫诊室卫生的任务。老师给了我一把钥匙,让我每天早晨早些来拖地。我很听话,每天也拖,但拖得很不好。有一天正拖时被老师抓住了,说:你那是拖地吗?一点都不使劲,跟画花似的,还是我来吧。说完就拿过拖布拖了起来。她很用力,拖得果然很干净。我很惭愧,连拖地都不会,这个学生实在是太不称职。其实拖地又有何难?只在于用不用心罢了。干活是如此,业务当然也好不到哪去。举个例子就可以说明我当时的水平。记得那是个心脏不大好的老年患者,秦老师让我给他量量血压。可我打了半天气就是不见水银柱往上走,急得满脑袋汗。最后还是老师量的。原来我是忘记了把气孔闭死。我想老师当时一定很失望:这学生绝对是个蠢材,干活学习都不行。但她真的一句责备的话都没说过我,只是用行动告诉我该怎么去做。我很感谢秦老师,以我的性格,如果她上来就给我一顿大批,我可能就自暴自弃了,因为我对中医根本就没兴趣。就是因为她不说我,我才感觉很难过,倒颇有一些要学好一点回报老师的想法了。在学校的三年自是白费,一切都得重新开始,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不知从何学起。每天看老师开方,只好由方剂入手吧,整天一门研究老师开的什么方。不知道就问,老师大多时都会随口告诉我。我也乐得不劳而获。有一次老师治一个小孩肺炎后遗咳嗽,开方如下:炙麻黄、炒杏仁、生石膏、炙甘草、姜半夏、雅黄连、糖瓜蒌。我又问她这是什么方。老师终于有些火了,说:头四味药的第一个字连起来就是方名,麻杏石甘汤都不知道,就知道问,回去好好看你们的方剂去!老师还是第一次向我发这么大脾气,我一时还真接受不了,脸热得不行,身上也出了汗。不过这对我确是个不小的刺激。赶紧找出方剂书,背。什么叫牵着不走,打着倒退啊?平时一看就头疼的课本现在读起来竟格外有趣了。一天能背十几首方子,不到一个月,书上的200多首方子几乎都背过了。那种感觉简直爽极,就好像一个刚习武的人被打通了任督二脉。兴趣也渐渐大了起来。以后每以能看出老师开出的是什么方子为炫耀。也幸亏秦老师开的大都是成方加减,不然我连炫耀的资本都没有了。然而我哪里知道,能看出老师开的方名又有什么意义呢?不会诊断,不会辩证,不会加减药物,又怎能开出合理的处方来?我需要学的实在太多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