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位武将墓中,出土一件残破银器,为何成为山西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历史解密坊 2018-12-26

也许在很多读者的眼里,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都应该是精美的,完整的,让人尖叫的,但实际上也有例外。比如,今天小编就给您说个“破盘子”,虽然看起来就像丢在路上都没人捡的样子,但它却是山西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这背后究竟有什么“奥秘”呢?下面小编就来给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想要搞清这个银盘子的来路,还得从这个“破盘子”的主人说起。1981年的时候,位于山西大同的南郊小区正在施工,由于工期紧张,所以施工队晚上都在加班。这天半夜,加班的工人在挖下水道的时候,竟从黄泥中挖出来十多块青砖,青砖下面还有一块石板。其中一位工人,用铁锹使劲地戳了几下石板,只听见石板下传来“咚、咚、咚”的几声闷响。

这些工人一听就知道这下面是空的,但由于晚上照明不好,所以工人们就将石板撬开一个缝隙,只见里面是“乌漆嘛黑”的一片,啥也看不清。后来,有个工人就找来了手电筒,往里面一照,发现下面是一个很大的空间,而且好像还有什么东西,莫非是挖到古墓了?工人们停下了手里的活计,谁也不敢动手了,第二天一早,施工队的队长就打电话,通知了市里的文物局。

考古专家接到消息后,急忙骑着自行车火速赶到现场,他们一手举着手电,两脚踩着梯子下到古墓内,经过一番细致的勘察和发掘,确定这是一处北魏时期的墓葬,并且在墓室内还发现了一块石碑。专家用抹布擦干净一看,原来是墓志铭。根据专家对墓志铭的解读,确定了墓主人名叫封和突,是北魏时期的一员武将,曾任屯骑校尉和都穆令,可以确定的是,这位封将军,在当时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

经过数日的辛苦发掘,专家们从这处封和突的墓中,出土了不少件的金银玉器等随葬品,最后,几位专家在墓室的一角,发现十几个叠放在一起的陶罐,陶罐下面还压着一个银盘子。很显然,想要取出银盘子,必须要先将陶罐清理出去。经过几个小时的努力,满是泥土霉苔的陶罐被清理完了,一位专家这才伸手去取这件银盘子。但令人想不到的是,由于年代久远,这件盘子被陶罐子压住的地方,已经腐烂成渣了,专家们一开始都很失望,就将这个银盘子,放在不太重要文物的木箱子中,并用汽车,运回到了文物局。

随着一二类文物被清理完毕,这件放有“破盘子”的木箱子被打开了,有位专家拿起这破盘子,经过清洗,便开始了研究,可是一经研究,竟然有了一个惊人的发现!

这件盘子为银质,直径在18厘米左右,看起来相当精美,但可惜烂了一块。这件破盘子中心有一个图案,看起来像是狩猎的场景。其中一人手持长枪刺向身旁野猪一类的猎物,他脚下也踩着一只猎物,这个狩猎者的神态,看起来十分的威猛。但是画面中的这个人,却不像是“本地人”,因为他深目高鼻,满脸都是络腮胡须。经过专家的深入研究,发现他竟然是古波斯人,而这幅画也正是古波斯人狩猎的场景,所以,这件银盘子就是一件“舶来品”。

专家最后断定,封和突墓内的这件银盘,应该是当时某个古波斯人送给他的,这也反应了当时古波斯和中原地区往来密切。所以,银盘子就是那段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品,更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珍贵文物,而专家将它命名为狩猎纹波斯银盘,也体现了华夏民族的开放和包容。

如今,每一位去山西博物馆的游客,都不忘看一眼这件“残破”的波斯银盘,虽然这只银盘子已经无法复原,但精湛的做工,真实的画面,浓郁的域外风情,还有无边的时间沧桑感,还有银盘子代表的历史文化,无不体现出华夏民族自古就有的包容精神和大国气质。所以这件狩猎纹波斯银盘,能成为镇馆之宝,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