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败见岳父大人

 爱艺理工男 2018-12-26

因为两个孩子都小,一家四口和我的老爸老妈挤住在一起。老婆付出很多,老妈也很能干,但时间久了,压力又在增加,她们时常对我不满意。这种情况逐渐增多,过去一两年更明显一些,尤其我老婆,心情会有比较糟糕的时候,身体也偶尔有不舒服的症状。


前几天老婆腰疼,岳父过来住了几天,她马上感觉好多了。其实岳母也一起来的,但岳父是更重要的。他在的时候,又是做老婆最爱吃的鱼,又是接送老大,照顾老二。不久前的上一次也是,老婆心情不好,又偏头痛,持续了有段时间,但岳父来了几天,老婆不仅心情好了,头也不疼了。


老婆从小就爱吃鱼,可我从小就记得我妈爱炖肉,所以即使老婆网购了鱼放在那里,我妈也经常想不起来做鱼吃。可岳父不仅爱做鱼,而且一早起来会到家周边转悠,寻摸着找鱼,买回来就处理好放着,中午就做好。不管是火候还是口味,都是老婆从小就熟悉的,欢喜得不得了。


仅就过去一年多的时间来说,岳父来了几次,每次住几天,就可以很容易得跟街坊邻居和幼儿园其他家长打成一片,不仅街坊主动借给水管子冲洗车,而且幼儿园的家长很快就都认识了岳父,都说岳父热情能干,比如夸赞岳父,“姥爷接夕夕,开车,爸爸接夕夕,反而很少开。姥爷真能干”。开车不算什么,但一个六十五岁的老人会开车,还有时间并让家长放心去开车接孩子的可能并不太多。


让老婆开心的远不止这些,岳父带孩子,吃、睡和玩样样周到,更重要的是,岳父像极了三线城市的私立幼儿园,可以让家长实时监控孩子的活动,随时了解孩子的动态。当然不是因为在家里装了摄像头,而是因为岳父不仅能够熟练使用智能手机各种功能,并且喜欢随时把孩子和自己的状态拍照、录视频、发语音,跟我们分享。


【岳父发的哄大圣睡着的视频】


工作中不时会收到岳父的一个视频过来,配一个语音,“大圣不到五分钟就睡着了”;过一阵儿,又一个视频,配个语音,“大圣刚吃完东西,小家伙吃了7个饺子”;再过一阵儿,又一个视频,配个语音,“我们在大学里玩呢,大圣玩得特别好”......


岳父几乎从来不跟老婆发脾气,也不摆大道理,老婆哪里不舒服,他几乎不需思考,很快就会准备热毛巾,做适合她和她想吃的食物,嘴上还没说话,行动就已经就位了。而我,遇事总是靠理性分析和讲道理,最多也就是那种网上经常说的,仅止于有倒热水和建议上医院这样的“本领”。起初,老婆也会为我讲的道理频频点头、赞叹和豁然开朗,但慢慢的,她有点讨厌我讲道理。


最近几次看到岳父在时的老婆的状态转变,我渐渐明白和接受这样的事实:老婆有时会欣赏我,以我为自豪,但是岳父才真正能给她安全感,这种感觉是刻在身体和生命里的。无论如何,只要岳父一来,老婆的情绪和身体就会变好,就会进入较佳状态。


当然,也是结婚时间长了,上有老下有小我们也进入中年了,生活的十面埋伏压力也更大了。随之,两人世界的空间被挤压了,谈风论月的精力被剥夺了。慢慢地,老婆在网上看到类似缺位父亲和丧偶式育儿之类的文章时,总是会转发给我借机“控诉”一番。但其实我自己也不满意,也有委屈。


这种状态的一个主要结果是,夫妻吵架变多了。

【但吵架也不是坏事,我认为从亲密关系的心理机制来看,吵架是一种高效率深度卷入的沟通方式,如果能够不完全失控而尽快平静下来,是有益的。因为,越亲密的关系,相互自我表露越深入,越会包含负面信息。通常来说,要想进入深度自我表露,需要一个循序慢进的过程。但夫妻吵架可以跳过沟通的前期铺垫,迅速进入一段时间以来夫妻缺乏沟通的矛盾的深层,把自我的深层和负面的情绪给释放出来。】


总的说来,家庭生活的很多方面会给我留下困惑和困扰。


我把家里类似的困惑和困扰放在心里,遇到合适的理论和材料,顺手融入我的心理学专业,在适当的场合凝成观点表达出来,比如在公众号和某些课堂上。例如,我会讲全球范围内,从人类社会变迁的角度来看,父亲在家做家务和照顾孩子的时间长期以来都是在增长的,虽然距离母亲的要求还很有差距,母亲们确实很辛苦,付出很多,但是由于男女性别的不同,如果母亲们看到网络上的文章一味的相互共鸣和抱团取暖,以委屈、抱怨和控诉的方式说给父亲们听,未必取得好的说服效果......


您看,我又落入了讲道理和认知上的“正能量”的自我舒服圈里,也许对受众有一定启发和鼓励,但面对老婆,实则是作用甚微,还可能起反作用。实际上,我时不时根据家庭-工作的冲突情况做了一些尝试和调整,但恐怕不在大的结构性方面做出改变,以及在深度的观念方面进行反思,效果不会很大。


正式如此,在最近与岳父进行对比的情况下,我开始承认我做得不够好了。人生没有一劳永逸,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事情可以优化,但少有处理好了就可以放到一边好一阵不管的情况。当然,我很难做到岳父那样,时间和精力不允许,性格和与老婆的生命交往史也不一样。


从家庭搭配来看,老婆和我,就像老妈和老爸,岳父和岳母,大体是互补的。从大范围看,老婆和老妈、岳父是同类人,热情能干注重生活;我和老爸、岳母是同类人,沉静内观沉于世功(与实际成就无关)。比如,我常常能够跟岳母“坐而论道”,相谈甚欢。但在家庭生活的某些时刻,我、岳母和老爸可能是被老婆、岳父和老妈吐槽嫌弃的那一个。


不同的是,父母一代更多的是两个人一起过日子,婚姻不以感情为基础,或者说感情不是主要基础。我和老婆一代感情是婚姻的前提,所以尽管婚姻在家庭生存和生活方面的功能,以及养育后代方面的功能,能够为两个人的相处提供强的支撑和延续,但没有个体的发展和成长体验,婚姻的满意度就是会很低。夫妻恩情重要,但不能替代爱情。所以我们比父母一代需要更多的沟通和共同成长。


这可能是最矛盾的一点,因为沟通是最花精力的,而且夫妻沟通本身是相处方式,夫妻沟通不是为了实现什么目标的工具;因为共同成长对于生涯规划来说最无效率,除非是工作或行业的夫妻档,否则夫妻共同成长几乎必然是需要牺牲发展快和发展大的那个人的发展节奏的。然而,精力和效率是个体在社会和职场生存的基础条件和核心要素,也是只要有公平存在的环境中,自己最可以掌控的付出,如果用在了家庭上,势必影响工作。【当然,这也是工作、家庭和人生价值观的问题,篇幅所限不再展开】


但是,家和万事兴,如果到了影响家庭稳定的情况下,为家庭付出是有利于工作的。可又不能等到影响家庭稳定的时候才去在家庭上付出。更可能的实际情况是,不断磨合,不断调整,包括沟通、每个人精力分配的调整,以及心态的调整。


我的观点仍然是,既然如此之难,那么婚姻实际比爱情更神圣。爱情的神圣是因为可以抛开一切走入婚姻(或其他形式的相互缔结),而婚姻的神圣在于受到各种家庭和社会因素拉扯精力而仍然需要葆有情感的初衷。爱情的神圣可以通过冲动的勇气瞬时得到证明,而婚姻的神圣则需要经历磨砺和琐碎还终究禁得起考验。



我也是个有女儿的人,虽然她只有五岁多,但我也能够感受她长大成人之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她的男朋友以及老公未必有我那么了解她,同时我也认为我可能不会像岳父对待我老婆那样对待我的女儿,因为现在我陪伴她的时候,方式并不是照顾她的饱食暖衣,而是给她读书向内提问,陪她疯玩向外探索。也许,将来我会像现在跟老婆一样,遇事还是喜欢给女儿讲道理吧。


不同的是,她是从小听着我讲道理长大的,所以也会有别样的安全感吧。可是那又如何,她的另一半终究是最终陪她走过人生后半程的那个人。就像最近,夕夕说她长大有老公了,会像妈妈现在叫爸爸这样,以“XXX”(同样的昵称)叫她的老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