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概念需规范 —— “伏暑”可能和“暑”无关

 醒真 2018-12-26
1



首先,我们来看两个官方的概念。



伏暑,是由暑湿或暑热病邪伏藏,为秋冬时令之邪所诱发的,一种急性外感热病。本病起病急骤,病情较重,初起即见高热、心烦、口渴、脘痞、苔腻等暑湿郁蒸气分证,或见高热、烦躁、口干不甚渴饮、舌红绛等暑热内炽营分证。【1】


以上是《温病学》教材中“伏暑”的定义。



具有暑热性质的病邪,称之为暑热病邪。暑为夏令主气,与暍实同,性属火热。……暑热病邪的形成主要与炎夏高温的气候条件有关,所以其致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2】


以上是《温病学》教材中“暑热病邪”的定义。



如果,我们从教材对“暑热病邪”的定义来看,“伏暑”的病邪,其实并不符合暑的特征。


因为,暑有明显的季节性,即暑只能在夏季,所谓的“伏暑”的发病季节是在秋冬季,秋冬季应该不会有暑。


从“伏暑”这个疾病所述表现来看:


“初起即见高热、心烦、口渴、脘痞、苔腻等暑湿郁蒸气分证”,其实,这就是湿热的表现,热重湿轻而已;


“或见高热、烦躁、口干不甚渴饮、舌红绛等暑热内炽营分证”,其实,这就是热入营分的表现。


这些症状并不需要用“暑”来解释。



2



初发证治


卫气同病


证候:发热恶寒,头痛,周身酸痛,无汗或少汗,心烦口渴,小便短赤,脘痞,苔白腻,脉濡数。


病机:本证为伏暑初起,暑湿内郁气分,时邪束表,卫气同病之候。暑邪内郁气分,故见心烦口渴,小便短赤;湿邪阻滞气机则脘痞;时邪郁表故见发热恶寒,头痛,周身酸痛,无汗或少汗;苔白腻,脉濡数乃暑湿郁阻气分之象。其中发热恶寒、周身酸痛、心烦口渴、脘痞溲赤为本证辨证要点。


治法:清暑化湿,疏表透邪。


方药:银翘散去牛蒡子、玄参加杏仁、滑石方或黄连香薷饮。


银翘散去牛蒡子、玄参加杏仁、滑石方(《温病条辨》)


银花一两,连翘一两,苦桔梗六钱,薄荷六钱,竹叶四钱,生甘草五钱,荆芥穗四钱,淡豆豉五钱,杏仁六钱,飞滑石一两


服如银翘散法。


本方由银翘散加减而成,用于风热袭表,暑湿内郁者。


银翘散疏透表邪,轻清泄热;加杏仁宣肺气,气化则湿亦化;滑石清利暑湿。去牛蒡子、玄参意在提示用药不宜寒凉滋腻过重,以免阻碍湿邪祛除。


黄连香薷饮(《类证活人书》)


香薷一两半,黄连二两(二味入生姜四两,同杵炒令紫色),厚朴(去皮)二两,一方有白扁豆尤良。


本方由香薷饮加黄连而成,又称四物香薷饮。方中香薷、厚朴、扁豆解表散寒,涤暑化湿;黄连清热除烦。适用于表寒外束,暑湿内蕴,而暑热较甚者。【3】


以上是伏暑第二节辨证论治中,常见证候辨治的第一个证候的证治内容。


 一 


从临床表现来看,其实就是湿热兼有寒邪束表。


病机中解释为“暑湿内郁气分,时邪束表,卫气同病之候”,这,不准确,应该是内有湿热,并不是暑湿;


“发热恶寒,头痛,周身酸痛,无汗”,只能是寒邪或者湿邪束表,不能泛化为所谓的“时邪”。


“暑邪内郁气分,故见心烦口渴,小便短赤”,里热炽盛就可以见到这些表现,也不需要用“暑”来解释。


“苔白腻,脉濡数,乃暑湿郁阻气分之象”,这也就是湿热之象,不必用“暑”来解释。


“其中发热恶寒、周身酸痛、心烦口渴、脘痞溲赤为本证辨证要点”,本证的要点就是湿热兼有寒邪束表。


治法的“清暑化湿,疏表透邪”并不准确,改为“清热化湿,解表散寒”更准确一些。


 二 


处方用“银翘散去牛蒡子、玄参加杏仁、滑石方”是可以的,但是要注意,银翘散本身的功效是清肺热,稍兼辛温解表。


从本证的表现来看,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疼痛,外感寒邪的表现很明显,银翘散本身的解表散寒的力量不够,应该加羌活或者白芷,效果会更好。


要知道银翘散本身的适应证是“但热,不恶寒而渴者”,所以用它治疗本证,除了要加化湿的杏仁、滑石,也还要加强解表散寒的力量。


方解中说“滑石清利暑湿”是不准确的,在夏季用滑石可以是清利暑湿,在秋冬季用滑石,则是清利湿热。


同时,银翘散中并没有玄参,这是吴鞠通的错误,相同的错误还见于《温病条辨》上焦篇第16条:


“太阴温病,不可发汗,发汗而汗不出者,必发斑疹,汗出过多者,必神昏谵语。发斑者,化斑汤主之;发疹者,银翘散去豆豉、加细生地、丹皮、大青叶,倍元参主之。”


银翘散根本就没有元参,怎么倍?


在银翘散的加减方法中有“项肿咽痛者,加马勃、元参”,显然,没有元参才要加的。


在《温病条辨》中类似的错误还有不少,教材完全照搬了《温病条辨》的内容,但最好要把错误的地方说明一下。


 三 


黄连香薷饮由香薷散加黄连而成。


香薷散原本的适应证是,夏月乘凉饮冷,感受寒湿之证,和暑毫无关系。只是因为是在夏月,即暑季,因而将发病的季节理所应当地换算成了病因,即认为夏季就等于暑,夏季的病都是暑,于是香薷散就成了祛暑剂。


暑本为热,香薷散四味药都是温热药,怎么祛暑呢?


方解中说“方中用香薷、厚朴、扁豆解表散寒,涤暑化湿”,三味温药,解表散寒可以,化湿也可以,怎么“涤暑”呢?


 四 


其实,大家不妨去试试,在《温病学》教材中关于“伏暑”的全部内容中,凡是有“暑”字的地方都换成“热”,如果是定义、分析、处方用药都是正确的话,则可以证明“伏暑”跟“暑”并没什么关系了。


秋冬季是可以有热的,但是不可能有暑的,如果有暑,则必须是从夏季“伏”过来的,否则就说不通了,问题是,有必要用“伏着的暑”来理解上面的证治吗?


参考文献:

【1】马健主编,温病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新世纪第四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年8月第4版,2018年8月第4次印刷,第123页。

【2】同上,第17页。

【3】同上,第125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