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案例学习:汉诺森为大疆“天空之城”总部设计竞标方案

 晓天星33 2018-12-26
Zero-G(零重力)空间设计的灵感想象

大疆创新(DJI)是全球领先的无人飞行器控制系统及无人机解决方案的研发和生产商,其产品与服务应用于影视、农业、地产、新闻、消防、救援、能源、遥感测绘、野生动物保护等多个领域。大疆创新投资16亿元在深圳建设总部大厦“天空之城”,并于2017年宣布为“天空之城”举办国际室内设计竞标。汉诺森从全球100多家建筑及室内设计事务所中入选,成为最终入围的两家事务所之一。
 
福斯特建筑事务所建筑设计方案(来源:Foster + Partners)

汉诺森以Zero-G(零重力)的设计概念,试图将信息科技与艺术装置融入该项目。通过对大堂、展厅及试飞区等内部区域的设计呈现出轻质、漂浮的空间印象。
 

汉诺森设计以“零重力”核心概念,提出“信息”、“思考”、“进化”等几个关键词。


信息处理 交互思考——大堂设计

走进大堂,在一个高约9M的全透明的空间之中,汉诺森将一面约为1400块250*250mm的定制LCD屏组成的多媒体艺术装置倾斜安置在视线上方,屏幕由金属材质的轻质结构支撑。

  
 

由大疆无人机采集的全球各领域数据和信息,通过图像化推演,将每一块屏显变为“像素”,呈现于矩阵排列的大堂LCD屏幕中。它不是一个常规观念里的“大堂”,汉诺森希望借助物质构建出一个具有强大信息处理、信息表达功能的企业精神页面,传递大疆的科技成就及对未来的期许。
 
  
 
  
 
模块组成的动态图像数据可分屏显示或全屏播放,仿佛呈现了一个微缩的现实世界,讲述着关于人与城市、乡野、自然、动植物和社区的丰富故事。
 
 
 
 
打破常规 突破极限——试飞区设计

试飞不仅是一种简单的操作,更应是一种人机一体的深入体验。人们时常受制于常规的思维盒子,抗拒跳出既有的思维模式。而对于大疆这样的科技企业来说,站在盒子外思考,就显得尤为重要。 
 

 
 
汉诺森的设计思考来源于一个软质“胶囊”。 “胶囊”外层由弹性聚酯纤维表面包裹,隔离了原有的外部建筑结构和景观,仅让光线通过, 将试飞测试者与无人机保持在一个愈加纯粹、无干扰的空间中。“胶囊”顶部的天窗,可以让无人机飞行至建筑外,带着人眼视觉的延伸功能,“窥探”更为宽广的视觉景观。
 
  
 
 
 
进化思考 技术漫游——展厅设计

当Alpha Go代表的AI力量的胜利引爆了社会对于人机大战的关注,使我们强烈的体会到进化问题的普遍性与迫切性。在诸多科幻小说当中,机器的自主意识也是一个反复出现的话题。一些人认为,生命体与技术之间存在着某种结构上的关系。所以在展厅设计中,被视为最高级“技术制造”的生物体成为概念出发点。

  
 
陈列展示以细胞结构为灵感,数个锥形的“细胞展示台”放置在展架中,形成排列整齐的展示窗口,用于放置无人机的零部件。
 
 
另一个展厅设计中,汉诺森借由纸张的概念,推演出展厅空间内散落、漂浮的设计想法。漂浮的展台可以陈列大疆不同时期的无人机产品,亦或是其他重要展品。
 
 
 
 
未来似乎总以更快的速度向我们推进。18世纪的蒸汽动力机,19世纪的电动机和20世纪的电子计算机、互联网都从根本上影响了我们的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而今,人工智能、3D打印、无人机、VR/AR/MR技术正逐渐与我们的生产、生活交汇。人们的消费、社交、教育、娱乐等社会活动也会产生新的模式和关系。
 
 


对一家科技企业而言,智能化、创造性、前瞻与进化都是不可缺乏的精神,而汉诺森借由设计旨在传递与大疆文化相契合的功能美学。

图片除注明外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若有涉及任何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