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

 伟天英 2018-12-26

出言有尺,戏谑有度


什么是“尺”,什么是“度”;我们常说的过犹不及就是这个意思,多了少了都不好,所以说万事须讲“度”。过分之事,虽有利而不为;分内之事,虽无利而为之,是为“度”。

口不臧否人物,是《晋书》对阮籍的评价:“籍虽不拘礼教,然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臧否意即褒贬,阮籍修养深厚,说话小心谨慎,从不轻易褒贬他人。


嵇康早逝而阮籍得以留存,或许有些人不喜这份明哲保身,但慎言是有力量的。先入为主,喜欢用自己的标准衡量别人,随意揣度别人的好坏不仅伤害了别人,也会累及自己。一个人如果长期轻率评判他人,不仅容易结仇,还会留下一个刻薄轻浮的印象。对自己而言,盲目下判断,也是不理性的表现,想要修炼内心,这样的行为必须克制。

过去,媒体落后,有时随口一说后引发不了严重的后果,尚且还好。如今,媒介发达,面对真真假假的新闻,信息不全或者太早评论,就容易落入圈套,变得轻率。


在封闭的圈子里,尤其需要注意。主观善意的评价,都有可能被别有用心之人利用,更不要说是批评之词。不臧否为上层境界,实在需要臧否,也要保证所处环境正派、宽松。否则,言语的力量巨大,一句无心的话语,有可能引发两败俱伤的结局。不仅不要随便臧否人物,更不要提一些自以为很有用的建议,很容易变得“何不食肉糜”。

人生百态,世事无常,生活就像一只万花筒,没有目标的人生最易迷茫。这一生,你会遇到很多的人并且会经历很多的事,所以“清心”与“慎言”应当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座佑铭。众所周知的杨绛先生,她这一生都在为家庭和文学付出,因此她是钱钟书眼中“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话说七分,留些余地


话不可说的太直,留三分余地给人,也留几分空间给自己,才能张弛有度、进退自如。有些事,你看懂了并非看清了;看清了并非看穿了,看穿了并非看开了。分寸不单纯限于'情'字,也不单纯拘于'理'字;所谓通情达理者可识分寸,就是能真正掌握于分寸之间。


俗话说: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慎言,谨行,有百利而无一害。最好的礼貌是不臧否人物,最难的是既能做到不臧否人物,又能做到明辨是非,坚持原则,达到这个境界,有很长的路要走,共勉,共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