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五言绝句三首(一组) 来自精美JSYR故事 00:00 02:03 李白五言绝句三首(一组)
静夜思 唐代: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靜夜思 唐代: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注释 静夜思:静静的夜里产生的思绪 。 床:今传五种说法,我们取第二种说法。一、指井台。二、指井栏。从考古发现来看,中国最早的水井是木结构水井,凡水井四围有木制井栏。古代井栏成方框形围住井口,防止人跌入井内,这方框形既像四堵墙,又像古代的床。因此古代井栏又叫银床,说明井和床有关系。三、“床”即“窗”的通假字。四、取本义,即坐卧的器具。五、马未都等认为,床应解释为胡床。胡床,古时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有马扎功能,类似小板凳。 疑:好像。 举头:抬头。 简评 明人胡应麟说:“太白诸绝句,信口而成,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王世懋认为:“(绝句)盛唐惟青莲(李白)、龙标(王昌龄)二家诣极。李更自然,故居王上。”怎样才算“自然”,才是“无意于工而无不工”呢?这首《静夜思》就是个榜样。所以胡氏特地把它提出来,说是“妙绝古今”。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其三) 唐代:李白 刬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 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後三首(其三) 唐代:李白 剗卻君山好,平鋪湘水流。 巴陵無限酒,醉殺洞庭秋。 注释 刬(chǎn)却:削去,铲掉。君山:在洞庭湖中,又名洞庭山、湘山。 湘水:洞庭湖主要由湘江水积聚而成,此处即是指洞庭湖水。 巴陵:湖南岳阳唐代时称巴陵郡。 简评 诗人要铲去君山,表面上是为了让浩浩汤汤的湘水毫无阻拦地向前奔流,实际上这是抒发他心中的愤懑不平之气。他很希望能铲除世间的不平,让他自己和一切怀才抱艺之士有一条平坦的大道可走。然而,这毕竟是浪漫主义的奇思幻想。君山是铲不平的,世路仍然是崎岖难行,“何以解忧,惟有杜康”,还是只能尽情地喝酒,借酒消愁。诗人醉了,从醉眼里看洞庭湖中的碧波,好像洞庭湖水都变成了美酒,而那君山上的红叶正是洞庭之秋的绯红的醉颜。
独坐敬亭山 唐代: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獨坐敬亭山 唐代:李白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注释 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市北。 尽:没有了。 孤云:陶渊明《咏贫士诗》中有“孤云独无依”的句子。独去闲:独去,独自离去。 闲,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 相看(kān)两不厌:看,不只是凝望,还有“守护”的意味;这里就诗人和敬亭山而言。厌,满足。不厌,就是看不够。 简评 三、四两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用浪漫主义手法,将敬亭山人格化、个性化。尽管鸟飞云去,诗人仍没有回去,也不想回去,他久久地凝望着幽静秀丽的敬亭山,觉得敬亭山似乎也正含情脉脉地看着他自己。他们之间不必说什么话,已达到了感情上的交流。全诗似乎全是景语,无一情语,然而,由于景是情所造,因而,虽句句是景,却句句是情,就像王夫之所说,是“情中景,景中情”。沈德潜在《唐诗别裁》评价说:“传独坐之神。” 背诵技巧 这一部分详细内容为在线语音讲解,李兵老师带你读,带你背,更兼讲解各种古代诗词知识和写作技巧,指导角度多多,背诵效率极高,唯本群群员可听。有学习意愿者,加微信:13942702778(李老师)或13842794092(徐老师)拉你入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