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个隐秘会议“召开了”:新能源“路线之争”,真的要转向了!50倍翻番往上走!!

 bzhucweb 2018-12-26

好事啊,新能源车终于要达成共识了

这次参会的有:

财政、发改、应急、能源局、汽工协

别忘了,10天前

万钢在人民日报的文章也发表了~~

 

 

万总的分量

相当于新能源车领域的“总设计师”

这一次,画风猛然一变

可谓是救了整个“新能源车”行业~~~

万总千字长文,其实只有一个意思:

就是下面这句话,大家仔细品味吧~~~

 


 

 之前在纯电动上花了3千多亿啊~~怎么就突然转向“氢能源”呢??这篇文章的来龙去脉,老兵觉得有必要给大家翻译一下~~~~

 


这段话交代了这篇文章的由来。是政协双周座谈会的成果,这里有一个细节,老兵要说一下:参加了第十四次双周协商座谈会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在发布现场详细解读了该路线图。在第三届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大会上,经过参会专家的评估与交流,截止2018年底我国预计氢燃料汽车保有量约5000台,提前两年完成路线图规划;预计2030年氢燃料年产量约200万辆、较路线图规划的100万辆翻一番,占我国汽车总产量的比重约5%。2016年,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发布,提出以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为目标,2020年到2030年逐步由示范运行向大规模推广应用发展。其中,2020年目标发展规模为5000辆,2025年实现5万辆,2030年达到近百万辆。 


你没有看错

这个数据和目标是政策之魂:

第一个目标:5千台,已完成;

第二个目标:是多少呢??

 

6天前,也就是12月20日,在一个神秘发布会上已经透露了具体的数据,请大家注意时间间隔和翻翻数量:

 

 

 你没有看错:

原计划,第一目标:5千台,是2020年完成,这已经提前2年了~~~

原计划,第二目标:5万台,是2025年完成,会不会提前呢??

 

老兵断定

这个时间点一定会提前:

万一又提前2年完成

也就是说从2019年到2023年

5年氢能源车会翻10倍~~~~

 

呵呵,翻10倍,这样的数据,老兵是最喜欢的,但是这还不算什么,大家看看后面的数据:2030年百万辆,这是2016年规划的数据,那个时候,还在疯狂的给纯电动做补贴,在第十四次双周协商座谈会,欧阳教授已经明说了,会翻倍~~~预计2030年氢燃料年产量约200万辆、较路线图规划的100万辆翻一番~~~


这个数据,就有意思了:

2025年,目标才5万辆;

2030年,目标却定在了200万辆~~~

 

 

老兵没看错吧~~~~

啥意思这是??

5年,增加40倍??

5年,增加40倍??

5年,增加40倍??

 

老兵的结论是:40倍恐怕还不止,万总在文章中,还透露了一个信息,现在正在着手做另外一个宏大的规划,大家看下图,说的是尽快着手研究制定面向2035年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及规划”,为什么刚好到2035年??这显然是要对之前的规划进行大改啊!!!这个规划显然是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一个革命性的规划,影响必定是极其深远的~~~

 

 

而下面这段话,才是整篇文章的魂魄:这层窗户纸,终于捅破了~~~众所周知,我朝之前走的是锂电优先的道路,现在经过市场的验证,发现锂电短板明显,产业界逐渐认识到,氢燃料电池汽车才是新能源汽车的终极之路~~只是这层窗户纸一直没人去捅破,现在万总捅破了,才有了昨天发布的发改,财政,应急各部门协调的这个会议~~为什么要把应急部门喊过来呢?万总在文章中再次呼吁了,将氢能作为能源管理,不再划归危化品管理~~~这算是业界当前最紧迫的需求了,接下来看如何接招了~~

 

 

说实话,老兵在字里行间都看出了万总的无奈~~~毕竟在刚过去的10月,中国新能源车月销首破10万大关~~~而丰田的Mirai氢能源车累计销量仅6千辆左右~~~

 

但是老兵要说的是,这是3900亿补贴和牌照封锁造成的,这不是真正的市场~~~~数据大家自己去算吧~~代价是非常高的~~据美国最大国际问题研究机构之一美国国际战略研究中心(CSIS)估算:从2009年到2017年,中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直接投资(补贴)超过3200亿元,累计减免购置税额等700亿元,总投入高达3900亿元。

 


家不要认为,现在认识到路线需要切换,就万事大吉了,老兵给大家放一个杜祥琬院士的逻辑:众所周知,氢能是无污染、零排放的绿色能源,常被委以“减碳加氢”“改变能源结构”的重任。殊不知,决定能否改变能源结构的并不是氢,而是拿什么来制氢。自然界并不天然存在氢。因此即便氢是高效的能量载体,它也不能与一次能源相提并论。要利用氢能,首先要制氢。如用电解水的方法制氢,就需要以消耗电力为代价——如果是煤电,意味着还是要烧煤;如果是可再生能源发电,就等于利用了可再生能源。所以即便是使用氢能,也是由“用什么来制氢”影响着能源结构。这也是为什么多年来人人皆知氢是好的能量载体,但始终没有得到大规模利用的原因。提到氢能利用规模,冰岛是个特例——这个仅有33万人口的岛国几乎全部机动车和渔船均使用氢燃料作为动力。这是为什么?冰岛几乎100%的电力来自水力和地热能,这些可再生能源对于冰岛来说足够“便宜”,因此冰岛得以有条件大规模制氢。我国现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的发电量还很少,还不够便宜。不过,个别地区有时候太阳能、风能超过了上网负荷,只好弃掉,非常可惜。这部分能量其实可以拿去用来电解水制氢,不失为一个解决“上网难”的办法。  


这段话看明白了

你才能搞清楚

我们为什么现在有底气搞氢能了~~

我国是第一产氢大国啊~~

凌文院士在一个的媒体见面会上表示

可以将2018年定义为:

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的发展产业元年~~~

如果老兵的判断是对的~~

从元年开始,到2035年

50倍的成长,是可以做到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