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开禧利钱背后的宋金之战

 国民一员 2018-12-26
这是一枚南宋开禧通宝背利折十铁母,直径4.05厘米,重18.2克,是南宋宁宗赵扩开禧年间(1205至1207年)所铸。开禧改元后,宁宗任用韩  胄为平章军国事兼国用使,集军、政、财大权于一身,权位之高在左右丞相之上。在主战派辛弃疾、陆游、叶适等人的支持下发动了一场进取中原、收复失地、以雪国耻的讨伐战争,史称“开禧北伐”。
  开禧这一词意,源出于宋太祖开宝和宋真宗天禧年号,这两个纪元,都是宁宗祖先所创下的盛世,有不忘祖先,继承祖业之寓意。开禧二年(1206年),宁宗下诏追夺了秦桧的申王爵位,改谥号为“谬丑”,说权奸秦桧“一日纵敌,遂贻数世之忧”。一时间朝野上下主战之声鹊起,名将毕再遇攻克泗州,首战告捷后,宁宗被一时之胜利冲昏了头脑,始正式下诏讨伐,宋金战争全面展开。
  此时,总制川、陕的西路大军统帅吴曦与金朝暗通,密约献出阶、成、和、凤四州,以求金朝封其为蜀王。吴曦的叛变使南宋从东西两路出击的战略意图遭到破坏,而主持北伐大计的韩  胄由于不懂军事,又不善于用人,以致前线屡战失败,蜀口、江淮一带的百姓于战乱中死伤无数,苦不堪言,军费开支及战争消耗又使国库几尽空虚。韩  胄遣使请和,因金人索要过苛,复锐意再度用兵,被礼部侍郎史弥远与杨皇后密谋杀害于早朝路上,后函首送至金廷,使一场轰轰烈烈的北伐战争以失败而告终。
  嘉定元年(1208年),双方重定和约,史称“嘉定和议”。其内容主要为:一、宋金为“伯(金)侄(宋)之国”;二、宋输金岁币由银绢二十万两、匹改为三十万两、匹,并另给金犒军钱三百万贯;三、金放弃新占领的大散关、濠州等地,双方维持原来的疆界。此时,蒙古势力已在北方兴起,并不断南下攻战,而金和南宋则渐次衰落下去。这次和议是南宋对金另外一次的屈辱媾和。
  也有人说,高宗朝有恢复之臣而无恢复之君,孝宗朝有恢复之君而无恢复之臣。若以此而论,宁宗朝既无恢复之臣又无恢复之君。宁宗事后评论道:“恢复岂非美事,但不量力尔!”这场“不量力”的北伐,其失利也是无可避免的。
  此品“开禧通宝”背“利”折十大钱,颇具宋徽宗瘦金体遗韵,其清丽隽永,笔法飘逸;且铸工精湛,铜质细腻,应属当时的试样大钱,未正式流通。其背穿上“利”字,系纪钱监地名,即利州绍兴监(今四川广元)。此钱曾一度流失海外,被新加坡华人名泉家收藏,并视之如拱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