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冠县辛集陈镛故里

 昵称18914101 2018-12-26
文/片 本报记者 凌文秀在冠县辛集镇洼陈村南边的田野中,翠绿掩映之间,有一座高2米多、周径20米左右的古墓冢,墓主就是明初修建光岳楼的“东昌守御指挥佥事”陈镛。陈镛墓,1999年被冠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后又被列为聊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10月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1日,陈镛后人、65岁的陈玉灿翻阅着经过1963年、1995年两次重修的《堂邑陈氏族谱》,对记者讲述了家族600多年的辉煌历史。名门望族>> 族人分布广 文武次第出族谱记载,陈氏始祖、陈镛之父陈德新,原籍安徽萧县,元末跟从朱元璋为随驾护卫,为创建明朝基业立下功勋。后奉命随徐达北征,在占领东昌府后,留守府地,于是定居聊城。  陈德新第18世孙陈玉灿介绍,陈德新原名陈德,为防备朱元璋卸磨杀驴,杀戮功臣,而改名归隐到堂邑城北十里外的洼丁村居住,此地即今洼陈村。陈德新之子陈镛娶妻杨氏,生子陈良、陈贵。陈良6子、陈贵5子。其中陈贵之子陈刚有3个儿子,长子陈志清自洼陈村迁至柳林镇梨园头村定居下来。后世中又有部分人从梨园头村或洼陈村陆续迁出,迁到该县南乔庄村、临清市八岔路镇艾寨村等地。“经过600多年的繁衍生息,我们家族至今分布于冠县、东昌府区、临清等地的近30个村庄,还有一些人外迁于东北、京津、江南等地,总计已达3万余人。”陈玉灿说。明清两朝,家族中出过不少文、武人才。由于清代没有整理家谱,7世到14世之间人物功名缺乏记载,现仅知明正德年间出过进士陈时明;后世文举人有16世陈际昌;武举人有17世陈金甲;文庠生有5世陈志清,6世陈时聘、陈定,14世陈廷孝,17世陈林书,18世陈树梅等,此外16世陈鸿盘为贡生;武庠生有16世陈世昌、陈其昌、陈凤昌、陈克广,17世陈椿林、陈桐林等,其中陈克广为道光年间武庠生第一名。族谱整理人、72岁的陈景祥告诉记者,除了经过科举取得功名的人物外,还有在政界、军界以及各行各业取得成就的杰出人物,尤其是清末民初以来堪称英才济济。如18世陈子苓在清光绪后期担任武备学堂教官、河南马步13营统领,河南督军衔,门下出了多位民国军政名流。19世陈丙灿(字子玉)为民国年间地方名画家。19世陈秉瑗(号光珍)是二十世纪中期堂邑县的名中医,担任县医联会主任,曾被评为山东省模范工作者。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和平年代里,还出过大校陈兴太、少将陈鲁锷等将军。名将陈镛>> 守御十二年 光耀六百载二世陈镛,被洪武皇帝“敕封为六品广粮员外郎,并封子荫后”。明洪武二年(1369),陈镛为加固城墙,以与元军残余势力对抗,主持将宋熙宁三年(1070)所建土城,改建为砖城。为了能“严更漏而窥敌望远,报时报警”,他还利用筑城剩余的木料在城中央建成一座高达九丈九尺的楼阁,这就是“余木楼”。后人定名为光岳楼,俗称古楼、鼓楼。在古楼修建过程中还产生了一种美食—堠堌熏鸡,现为东昌府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明初时,陈镛主持修建古楼,为犒劳民工,令陈府家人做了上百只烧鸡送到工地。当时天气寒冷,待开饭时,烧鸡已经凉透。陈镛令人用修楼的余木支架熏烤,顿时烧鸡发出了奇异的香味。后来,燕王来聊城,陈镛陪他游览观光,在堠堌冢处将带来的烧鸡现场熏烤,燕王品尝后,连称味美,遂赐名‘堠堌熏鸡’。”陈玉灿讲起熏鸡来历,并说这款美味制作技术在陈家世代传承。关于陈镛的官衔,史书记载不一.有文史专家指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当年修志修谱者缺乏可靠史料参考,甚至以讹传讹,“陈镛实为平山卫指挥佥事。”家风流芳>> 自古重德行 至今讲报国陈氏家族中,自古注重德行修养,家族约规中要求“忠厚传家,诗书继世,守法循理,务本勤农”、“扶弱济贫,交结正派”,还有不赌、不嫖、不偷、不逞强、多做善事、报效国家等规定。陈家自古多武师,武艺高超、抑强扶弱的逸闻流传颇多。16世陈广擅长武功及气功,曾将进村抢劫的匪兵十几人打退,使他们再也不敢来扰乱。17世陈长城武艺高强,且力大无穷。18世陈清廉擅长七节鞭,在高粱地里耍鞭,鞭影只在枝叶缝隙间游走,高粱叶竟不被创掉。他以神鞭击败了一名扛着月牙铲来邻村惹是生非的恶僧。  时至如今,陈氏家族依然不乏尚武之人,陈玉灿少年时代跟随临清名武师王清风习武,擅长大拳及肘捶,他说习武为了强身健体,但是遇到国家需要或世间不平之事,他也会挺身而出。陈玉灿还是东昌府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堠堌熏鸡传承人,自幼从父亲陈明文学习家传技术。为了继承先人的遗愿,他已把这门祖传技艺发扬光大。“还有许多军政干部、工程师、研究员在各地不同岗位上为社会做着贡献,都在传承着报效国家的家风。”陈玉灿翻着族谱相关记载自豪地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