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银亿股份:寒 冬!

 静思之 2018-12-26

2018年的平安夜,对于年过六旬的宁波首富熊续强而言,注定不会是平静祥和的一天。


12月24日午间,熊氏家族控股的银亿股份发布公告称,无力偿还2.99亿元的公司债。同时,其所持有的上市公司股权,也几乎满仓质押,首富家族深陷爆仓危局。



真是一份特别的'圣诞节礼物',一颗惊雷,让数万中小股民和债券投资人的神经,瞬间紧绷!


曾几何时,'银亿系'在资本市场威名赫赫!2011年,银亿集团房地产板块'借壳'ST兰光成功上市,后更名为银亿股份;2014年,并购康强电子,正面硬刚'敢死队队长'徐翔;2016年,并购河池化工,'银亿系'又开始一条漫漫'洗壳'之路。


在A股'斩获'三家上市公司同时,从2016年开始,熊氏家族利用银亿股份作为资本平台,大规模开展汽车零部件行业的海外并购。2016年,出资33亿并购全球第二大汽车安全气囊生产商ARC集团;2017年6月,出资79.81亿元收购全球知名汽车自动变速器制造商比利时邦奇公司;2018年8月,出资15.83亿元,购买日本艾礼富的磁簧传感器和光控传感器业务。


豪气干云的跨国并购,三年内拿下三家国际知名的汽车零部件企业,总耗资接近130亿元。熊续强家族及其管理团队,以其非凡的资本运作能力,在2018年使银亿股份市值突破400亿元,到达历史巅峰!




但一琢一饮,自有定数。风光的背后,熊氏家族也埋下巨大的财务隐患。银亿股份三次股权定增的对象,基本都是熊氏家族的关联企业,其合计持有上市公司的股权比例已经超过70%。而其股权质押的情况也反映出背后巨额的债权融资,也必然伴随巨大的利息负担和现金流压力。


2018年6月19日,银亿股份高比例现金分红28.2亿元,其中约20亿进入熊氏关联企业。分红完成后,上市公司被大量抽血造成的问题也迅速爆发。根据2018年3季报,银亿股份账上货币资金仅约12亿元,其总资产约408亿元,现金占比已不足3%,下降到极其危险的水平。



2018年4月27日,在'防风险,降杠杆'的思想指导下,《资管新规》发布。银行开始大规模清理表外业务,股权质押融资规模大幅缩水。'屋漏偏逢连夜雨',银亿股份的市值也从5月初的顶峰,开始经历一波暴跌。到8月份停牌之前,其已'瘦身'将近40%。银亿集团的整个资金池都已开始枯竭!



2018年11月,证监会发布“史上最严停牌新规”,而银亿股份也有幸成为新规发布后被强制复牌的第一股。3个月停牌'蜜月'刚刚结束,连续的跌停就让熊氏家族感觉'被掏空'。半年多时间,银亿股份市值从最高超过400亿暴跌至不足130亿,市值蒸发将近270亿!



平安夜银亿股份的债券'暴雷',正式开启了'银亿系'股债双杀的节奏。而接下来,断臂求生的'自救'和无可奈何的'纾困',也要开始悉数登场。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不一样的资本寡头,不一样的产业背景,何以在资本市场上演一出又一出惊人相似的故事。


'治大国如烹小鲜'。民营资本家治理一个产业集团,又岂能妄用资本市场?没有拿到能帮助企业穿越整个经济周期的长期资金,仅靠短融长用、拆东墙补西墙,又何谈资金安全?而上千家上市公司'连环暴雷',又让多少资本大鳄和中小股民葬身其中?


2018年春天谈'降杠杆',夏天谈'不良资产处置',入秋以后风向转到'上市公司纾困'。圣诞节的歌声响起,伴随着寒潮的侵袭,今年的冬天注定是要更为肃杀萧瑟了……


路,又在何方?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