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0%的癌症都是从炎症变过来的!这些防癌手段早知早好

 残云伴鹤归 2018-12-26

鼻炎、胃炎、肠炎、肝炎……许多人会被一些慢性炎症所困扰。


炎症这种看似不严重的“小毛病”,大多数情况下可能并没有什么明显症状,例如乙肝;


但是,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治疗,对身体健康会有很大的影响,甚至会演变成我们谈之色变的癌症


↑如何远离癌症?点击图片查看↑


当局部组织细胞受到损伤时,身体固有的免疫细胞就会被激活,释放炎症因子,并引起局部的炎症。这有利于提升机体局部抵御病原体,以及修复组织细胞损伤的能力。


但炎症若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反复发作就有可能导致癌症,目前,我国因炎症导致癌变引发癌症的比例是很大的。《中国癌症归因分析》指出,慢性感染是导致癌症发病和死亡的首要原因(占29.4%)


↑如何远离癌症?点击图片查看↑


这些炎症,可能发展为癌症


肠炎→肠癌


不一定所有肠炎都会癌变,不过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被普遍认为与恶性肿瘤的风险增加有很大关系。


很多溃疡性结肠炎人群对炎症不够重视,发病时就吃点消炎药,结果却治标不治本,很容易导致病情反复发作,由轻变重,甚至最终癌变。


↑ 如何预防和发现结直肠癌?点击图片查看 ↑


肝炎→肝癌


肝炎会增加肝癌风险,乙肝、丙肝等慢性病毒性肝炎是导致肝癌的重要原因。在我国,约80%~90%的肝癌患者都患有乙肝,而我国又是一个乙肝大国,现有乙肝病毒感染者已经超过了1亿人


病毒在肝内持续复制,对肝脏造成慢性损伤,如果不注意治疗,长此以往可能导致肝硬化,而肝硬化不及时治疗,就可能恶化成肝癌。


↑ 如何远离肝癌?点击图片查看↑


胃炎→胃癌


幽门螺杆菌会引发胃炎和消化性溃疡,胃炎、胃溃疡长期发展,就可能变成胃癌。从胃溃疡到胃癌,最快只需要半年时间。


世界卫生组织就将幽门螺杆菌定为I类致癌原,它可以通过手、不洁食物、不洁餐具、粪便等途径传染。


↑ 如何远离胃癌?点击图片查看↑


所以,日常饮食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建议聚餐时尽量使用公筷、公勺。


胆囊炎→胆囊癌


慢性胆囊炎反复发作的患者,特别是胆结石患者,癌变的几率其实也非常的高,80%~100%胆囊癌的患者,都合并有慢性胆囊炎及胆囊结石


宫颈炎→宫颈癌


并不是所有宫颈炎都会癌变。对于淋球菌、衣原体引起的宫颈炎,是不会发展成宫颈癌的。但HPV感染导致的宫颈炎症,如果不治疗,8-10年有可能发展为宫颈癌


这里提醒女性朋友们,平时要注意卫生问题,用洁净的内裤、卫生巾等;性生活要注意自我保护。另外,最好定期接受宫颈癌筛查


↑ 如何远离宫颈癌?点击图片查看↑


胰腺炎→胰腺癌


80%的胰腺癌患者都有胰腺炎的病史。一般来说,急性胰腺炎如果反复出现,不好好治疗,很容易发展成慢性胰腺炎,增加了胰腺癌变的风险。


合理饮食对预防胰腺炎非常重要,酗酒和暴饮暴食是引起胰腺炎症的“凶手”。


↑ 如何远离胰腺癌?点击图片查看↑


鼻炎、鼻窦炎→鼻癌


目前,医学界还没有任何研究表明鼻炎会导致鼻癌。


不过,也不排除急性鼻炎引发急性鼻窦炎症,甚至反反复复转化为慢性鼻窦炎症。而据研究,大部分的上颌窦癌患者均伴有慢性化脓性鼻窦炎,并且鼻窦炎的鼻窦发病率与鼻窦癌的发病率成正比。


前列腺炎→前列腺癌


前列腺炎毫无疑问是成年男性的常见疾病,不过距离癌变还很远。虽然慢性炎症长期刺激有可能转变成癌症,但也有研究数据表明,未发现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群中前列腺癌的发病率高于普通人群,因此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不必有担心癌变的心理包袱。


男性朋友们一定要注意饮水,不憋尿,注意保暖防止受寒,尽量避免久坐等行为。


↑ 如何远离前列腺癌?点击图片查看↑


避免从“炎”到“癌”,这些筛查手段要知道


有些慢性炎症的病程较长,是由于致炎因子的持续刺激而造成,可持续数月至数年以上。一开始人体可能难以察觉,直到数年后症状加重才被发现。


慢性炎症往往难以治愈,为了避免走向癌症的不归路,一方面要积极治疗、控制病情,争取炎症痊愈,做到:


  • 均衡营养,远离烟酒

  • 多喝水,加强血液循环

  • 每周进行两到三次的有氧运动

  • 减少愤怒、忧愁、悲伤,保持心态平和

  • 保证每天8个小时左右睡眠


↑ 如何避免炎症变成癌症?点击图片查看↑


另一方面,也要积极随访观察,密切关注病情发展,定期进行防癌体检,在癌症还没露出苗头的时候把它揪出来,一举消灭!


那么,防癌体检应该怎么做呢?


体格检查:最基本的筛查


癌症不一定是深藏不露的,哪怕是最基础的触摸,也可能发现肿瘤的蛛丝马迹。


常规体检除了抽血、B超之外,医生还会做体格检查,敲击脾肺、按按肚子、摸摸脖子,都能发现异常肿块

      

↑ 如何进行癌症筛查?点击图片了解 ↑ 


比如,女性的腋窝、乳房,如摸到质硬的肿块,可能是早期乳腺癌;脖子变大,能摸到淋巴结,有可能是甲状腺癌;而通过直肠指检,医生可摸到直肠内面,不但可以发现痔疮,还能发现早期直肠癌


体格检查是最简单的筛查,也是肿瘤筛查的第一步。如果在体格检查时发现肿块,医生会让你做影像检查,进一步确诊。


影像检查:意义重大


X线和B超是最常见的影像检查,可清晰地发现全身大多数器官是否有肿块及病变,筛查出最常见的肿瘤,如食管癌、肝癌、胃癌、肺癌和直肠癌

       

↑ 如何进行癌症筛查?点击图片了解 ↑ 


这些最基本的影像检查可以初步查到内脏肿瘤,如果发现有异常,医生会让再做进一步检查:


  • 乳腺:钼靶或彩超

  • 肺癌:低剂量螺旋CT

  • 腹部:CT或MRI

  • 消化道:肠镜或胃镜


CT相比X线能发现更小的病灶,也可让医生对病情更加了解,这对临床决策、病情分析有重要意义。


如果医生高度怀疑是某种癌,还会让患者做某部位的增强CT,可以对病情进行明确诊断。


↑影像检查如何发现癌症?点击图片查看↑


肿瘤标志物检测:适合高危人群


肿瘤标志物是由机体对肿瘤反应或恶性肿瘤自身分泌的一种物质,当肿瘤标志物的指数超出正常范围时,可能就和肿瘤的发病有一定关系。


↑ 如何进行肿瘤标志物检测?点击图片了解 ↑ 


如果肿瘤标志物明显偏高,甚至达到正常值的五倍、十倍不等,就很有理由怀疑该患者有肿瘤,必须进行复查;


如果肿瘤标志物只是稍微超标一点,可能是身体某个部位产生炎症,也可能是癌症早期。


↑ 如何进行肿瘤标志物检测?点击图片了解 ↑ 


临床上特异性比较高的肿瘤标志物有


  • AFP:肝癌

  • PSA:前列腺癌

  • CEA:胃癌、胰腺癌、直肠癌

  • CA19-9:宫颈癌、胆管癌

  • CA125:卵巢癌

  • CA15-3:乳腺癌


目前肿瘤标志物检测技术被认为是早期发现无症状微灶肿瘤的有效途径。因为这一检测技术可先于X光片、超声、CT、MRI或PET-CT等物理检查发现肿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