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动就流汗,夜晚睡觉盗汗,学会这几招止汗法!

 ztlwdyx 2018-12-26

生活中,有些人一动就流汗,这并不是因为天热,气温高,而是由于身体卫气不足引起的。,在中医里属于“汗症”。汗症又分为自汗和盗汗。盗汗是指夜间入睡出汗的症状,盗汗主要是阴虚内热引起的,阴虚的人体内都有内热,内热会把体内的津液逼出来,所以人会出汗。自汗是白天稍微活动就大汗淋滴。自汗的人一般都伴有不耐风寒、极易感冒、畏寒、气短气促、倦息懒言等症状。自汗主要由气虚所致,临床表现为汗出、恶风、动则加重、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面色少华、舌淡苔薄白、脉弱等。中医认为,防治多汗应从补气阴、调节阴阳入手。

一动就流汗,夜晚睡觉盗汗,学会这几招止汗法!

1.大枣黑豆配黄芪,补益气血治多汗

我们知道,大枣具有很好的补气养血功效,是一种最常用的美食和药材。大枣能健牌和胃,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胡萝卜素、各种维生素以及钙、磷、铁和环磷酸腺苷等营养成分,能够消除疲劳,扩张血管,增加心肌收缩力,是气血不足、倦息无力者的补养佳品。以下是两款大寒药膳,可以补气血,除热止汗,适用于治疗多汗症。

(1)大枣黑豆粥。取20枚大枣,50克黑豆,30克黄芪,在这些食材中加入水适量,大火开解后小火熬30分钟,倒出药汁;重新加水熬制,将两次的药汁混合,约有一碗的样子。这是一天的剂量,10天为1个疗程。

一动就流汗,夜晚睡觉盗汗,学会这几招止汗法!

2.中药贴敷治盗汗

盗汗者可以用中药贴敷的方法进行调理,以下是几个贴数方法

第一种贴敷方法是分别将五味子和五倍子研末,各取等量,在心俞穴、肝俞穴中任选一穴用伤湿止痛膏将药粉贴在穴位上,每日1次。此方法适合任何盗汗患者。

第二种贴敷方法是分别将肉桂、山萸肉研末,各取等量,用伤湿止痛膏将药粉贴在涌泉穴上,每次贴12小时,每天1次。此方法适合任何年龄的盗汗患者。有一点需要注意:孕妇禁止贴敷涌泉穴。

一动就流汗,夜晚睡觉盗汗,学会这几招止汗法!

3.艾灸肺俞神阙等穴,益气固表治多汗

中医认为,内分泌失调、体质虚弱、精神因素等都会导致多汗症,在相关穴位施灸能够调节内分泌,益气固表,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可以改善多汗症。

(1)艾条温和灸。取肺俞、心俞、脾俞、肾俞(位于腰部,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足三里等穴位,按照先灸上部穴位再灸下部穴位的顺序施灸。让患者取合适的体位,施灸者直燃艾条的一端,手持艾条,让火头对准穴位皮肤,距离皮肤3-5厘米施灸,使患者穴位处皮有温热感而无灼痛感为宜,每穴灸15-20分钟,以患者穴位处皮肤潮红为度。施灸时,施灸者注意力要集中,避免艾灰掉落灼伤皮肤。每日1-2次。

(2)艾条回旋灸。取神阙、关元穴,让患者取仰卧位,露出穴位皮肤,施灸者点燃艾条,距离施灸穴位皮肤3厘米左右,施灸者手持艾条在穴位上方左右往返移动或旋转移动,移动围在3厘米左右,使穴位皮肤有温热感而无灼痛感。每穴灸10-15分钟,以穴位处皮肤宜,不要艾灸过度,以免引发其他不适症状。

4.多汗症的中药足浴疗法

除了饮食、贴敷、按摩可以治疗多汗症以外,中药泡脚法也可以治疗多汗症,下面介留几个泡脚方剂:

(1)黄芪止汗汤。准备黄芪30克,防风20克浮小麦、麻黄根各15克。将上药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待温时足浴,每日2次,每次10-30分钟,每日1剂,连续5-7天。此药方具有固表止汗的功效,适用于表虚自汗、盗汗、虚人易感冒等。

(2)桃树叶汤。准备200克桃叶。将桃叶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待温时足浴,每日2次,每次10-30分钟,每日1剂,连续3-5天。此药方具有收敛止汗的功效,适用于盗汗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