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开门七件事之说茶

 逍遥书屋123 2018-12-26

非荼非毒非灵药——杂说开门七件事之茶

暑伏天气里,在家里坐着都往往满身大汗,需要喝很多水。走在外面,更是大汗淋漓,更要多饮很多水。

过去的人,出门多靠步行,难以如今天这样开辆汽车、车上携带上一箱矿泉水,所以只有找地方喝水。苏东坡的词句“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说的是初夏的情况。他这么一位受到皇帝和皇太后器重的才子太守,若进随便哪一个“野人”之家,主人无论贫富,都一定会感到“蓬荜生辉”,献上家里可能有的最好的“茶”。其他走在路上的人当然不会都能够得到苏东坡这样的待遇,不过,讨一口水喝还是做得到的。

过去有些商人特别是医药业的从业者,大热天往往会在路边施茶,也就是提供免费的茶水,供路人饮用。这一方面是乐善好施,另一方面对自己的事业也有广告效应。50-70年代,我家乡的大街上往往有卖茶水的小摊,一张小桌子上放几大杯凉茶,价格是一分钱一杯,口渴的路人往往一饮而尽。小摊之间也有竞争,便宜的卖一分钱两杯(或许杯子小一点),南京的茶摊甚至打出过“一分吃饱”的“广告”。实际上,一杯茶水就差不多就把人的肚子撑起来了。据说北京也有“大碗茶”,60年代本人虽然也在北京待了五年多,但是,学校在当时的偏僻之地,平时也少上街,竟没有注意过这样的事情(不知道是不是多数北京人不屑做这样的小生意,老实说,北京的为普通老百姓服务的行业一直无法与江南相比)。

一分一杯也好,一分吃饱也罢,对于那茶水,人们注意的只是水,为了解渴而已。虽然名为茶水,谁也不会去关心里面到底是什么茶的。我想,这就是喝茶水的第一个也是最主要的功能,那就是给身体补充水分。加一点茶叶泡一泡甚至煮一煮,只是使得水有一点茶的颜色和味道。因为喝白水,有一点杂味都容易感觉出来,感到味道往往不是令人愉快,有了些茶味,就能够盖掉一些杂味。

坐在家里或办公室喝茶,与走在路上喝茶水,自然不同了。补充水分固然还是一个功能,但是,喝茶的另一个功效就显现出来了,那就是振作精神。苏东坡说“酒困路长惟欲睡”,喝了茶就精神了,就不再困了。这就是人们要喝茶的最主要目的之一。

茶是山茶科山茶属的一种植物,灌木或小乔木。我们可以想象,当初人们为了生存的需要,是要品尝各种植物的各个部位的。传说中的神农尝百草,实际上就是人类为生存而吃各种植物。当人们发现,吃到茶树的叶子,便能够精神饱满,不想睡觉,吃多了甚至会头晕恶心。我相信古人对这个发明一定是很兴奋的。

为什么吃了茶叶,能够使人兴奋异常、精神饱满、不想睡觉?因为茶叶中含有一种使人能够振奋精神的物质,这种物质就是咖啡因。

从化学上说,咖啡因是一种生物碱。所谓生物碱,是指某些含氮的有机化合物,一般有碱性。生物碱基本上都有苦味,碱性越强,苦味也就越重。茶叶中有咖啡因,这也是一种生物碱,所以茶叶也有苦味咖啡因是一种中枢神经兴奋剂,能够暂时地驱走睡意并恢复精力。作为一种药物,咖啡因在临床上用于治疗神经衰弱和昏迷复苏。既然以咖啡因命名,我们就知道咖啡中一定含有咖啡因成分。茶里面的咖啡因比咖啡略少,所以茶水提神的作用比咖啡略弱。在其他饮料如可乐和某些所谓“能量饮料”中也多多少少含有咖啡因,它们都有一定的兴奋作用。

根据我国的法律,咖啡因被作为“精神药品”而管制,它属于一种毒品。看到这里,有人肯定会大吃一惊。其实,这完全不必大惊小怪。这又一次印证了我们常说的一句话,离开剂量说毒性是没有意义的。任何物质,超过了一定剂量对于我们都有毒害,包括我们须臾离不开的水和氧气。而有毒的物质,只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也是无害的。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媒体上说,某某食物中被查出来含有某某毒物,该毒物是如何如何之毒,但是不讲剂量是否超标,这就没有任何意义了。实际上,各国对于各种物质中的有毒物质控制的含量范围都大同小异,对于我们人体的健康都有一个非常大的“安全系数”。所以,不要一听到媒体特别是自媒体上一说某食物中有某毒物就心惊肉跳,一定要看看含量是否超标。——说远了,还是说咖啡因。

咖啡因虽然是“毒品”,但是它在我们通常情况饮用的茶水、咖啡等饮料中,其含量还不至于对我们产生实质性的伤害,所以,对茶叶、咖啡并不需要像毒品那样去对待。茶叶、咖啡只是普通的商品,从某种意义上说,还都是健康的饮品原料。但是,饮用茶水和咖啡都是会上瘾的,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咖啡因的上瘾(还有一部分原因可以算生活习惯)。很多人每天喝茶,一旦不喝就会头疼、乏力、没有精神,“没着没落”的,干什么都没有兴趣,像病了一样,而一喝茶或咖啡立刻痊愈,精神焕发。这就是咖啡因上瘾了。

有人说,我就是喜欢茶水那个味道,苦而且有些涩。实际上,他喜欢的还是咖啡因的药物作用,那苦和涩不过是食用咖啡因的副产品。这可以算是一种条件反射的例子。下面的解释有人可能不想接受,因为是以狗比人,但这没有任何恶意,只是人所共知的科学事实的复述。巴甫洛夫让狗吃食物的时候打铃,习惯以后不给食物只打铃,狗的唾液照样大量分泌,这是条件反射。茶叶的有点苦和涩的味道就如同打铃,咖啡因就好象食物。食物和打铃总在一起,咖啡因与苦味涩味总在一起。狗喜欢的打铃是假,喜欢食物是真。人喜欢的苦涩味是表面现象,咖啡因上瘾才是实质。

像喝茶、喝咖啡这样的咖啡因上瘾对大多数健康人的身体不产生什么太不好的影响,所以,一般情况下并不需要去管它。茶和咖啡仍然可以算是比较健康的饮料。

喝茶的第三个作用或者功效在文化方面。人活着世上不光是要活着,不光需要食用蛋白质、脂肪、糖类、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而且需要精神生活,需要荣誉,这是人与动物最大的不同之处。对于很多人来说,喝茶更多的是文化。

七八十年前,北京的某一位拉洋车的走进茶馆,“沏一壶高的”,表示他这几天生意还不错,家里生活还可以过得去,这就是一种文化。三四十年前,办公室里的科员上班,从包里拿出一只用塑料丝编织的网包裹着下半部的广口玻璃瓶,倒上水后玻璃里浮起来绿色的茶叶,科员拿上报纸开始浏览,一副自得其乐的样子,这也是当时的一种文化。

什么人喝什么茶,往往与他们的地位相关联。挣了钱的老板们在豪华的房间里一起用小小的茶盅品尝极品的大红袍,表现的是他们富有的财产。官员们在宽大的办公室喝着别人赠送的陈年普洱茶,显示的是他们高贵的地位。专家们用水晶玻璃的杯子,以摄氏60度的水,慢慢泡开顶级龙井茶,向崇拜者演说喝茶的种种好处,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表露的是他们渊博的知识。这些都是文化,都是当时当地各色人等荣誉和地位的表征。

各种茶,绿茶、红茶、乌龙茶等等,都是从同一科同一属即山茶科山茶属的植物上采下来的叶子,经过一定的加工方法制作而成的,所以,它们的化学组成实际上还是大同小异。只是在加工的过程中,有些成分损失多些,另一些损失少些罢了。引起各类茶叶价格巨大差异的原因主要在口味、传统以及宣传。而喝茶的功能最重要的也是上面所说的三种。而真正对人们的身体起作用的主要物质还是水和咖啡因。

所有从事健康科普教育的医生,都会告诉人们,喝茶不要太酽,也就是不要太浓。长期喝浓茶会影响健康。一个是对精神刺激太大,另一个是对胃肠道刺激严重,二者都对人体健康不利。他们的劝告无疑的正确的,好像没有人对此提出过异议。

现在的媒体又总是告诉我们,喝茶有非常多的好处,多到几乎无穷。然而,既然我们要喝一点淡茶,那么,那无穷多的好处,每一样都只是很淡的。只要茶没有变质,喝淡茶总没有坏处。人们相信会有很多好处也很好,很多时候相信好就是好。有钱人喝昂贵的茶很好,钱少的人喝价格便宜一点的也很好。心理的正面反馈作用确实有良好作用。但是千万不要把喝茶作为治疗某一种疾病的灵药来看待,它不是药。对于一般人来说,多喝开水总没有坏处。

记得小时候,语文老师曾经讲过一个“荼”字,音tu阳平声,它比茶字多了一横。荼是植物名称,古人常常说到它。我后来看《康熙字典》,在解释荼字时,竟然引用了《诗经》上六首不同诗里的荼字,可见此字被古人使用得多频繁。其中一类意思比较“正面”,如可以吃的苦菜、苦苣等,或者是茅草芦苇等的白花(现在常常说到的成语“如火如荼”)。另一类意思则很负面,认为是必当除去的“秽草”(比喻小人)或者是害人的毒草(“民之贪乱,宁为荼毒”)。我们现在还常常说那些坏人“荼毒百姓”。总而言之,我们应当分清楚,荼与茶不是一个字。

不过,历史上很多学者又告诉我们,唐代以前,并没有茶字,只有荼。据说有一种“荼”,就是现在我们可以采茶叶的茶树。于是,唐代人就新造了一个茶字。这样,我们看见有人写篆字,把“茶”写成了“荼”的模样,就不会大惊小怪了。因为在人们使用篆字的年代,还没有茶字,只有它的“祖先”荼。也就是说,茶字来自荼,但现在已经不同于荼了。

我们民族喝茶的历史悠久,有时候,喝茶已经成了喝水的代称。当然,归根结底,喝水是最基本的,最必要的。记得邓拓先生有一篇文章,就是《白开水最好喝》,那时候批判他说的是“黑话”,十年浩劫由此而拉开了序幕,其实,他说的才是最真实的大“白话”、大实话。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12874-1128760.html

上一篇:为人转乞直为难——杂说开门七件事之醋
下一篇:插翅双轮并向前——杂说开门七件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