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出国考察遭遇暗杀,这位改革派老臣差点改变历史

 福建品藏文化 2018-12-27

戴鸿慈:清末改革关键人物

◆ ◆ ◆

文 |石禄生

1911年,辛亥革命终结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毋庸置疑,封建皇权体制的崩盘,是时代的必然趋势。

但话说回来,其实在清政府被推翻的前几年,清廷的立宪政治改革一直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那么历史就有一个假设:如果给清政府多留几年时间深入改革,它还会崩盘吗?

笔者认为:清廷的政治改革改变不了历史的方向,但或许可以延缓历史的进程。

清政府的消亡是必然的,但如果它的政改进程再快一点,辛亥革命或许不会爆发,清廷的存活时间大概可以延长。

本文的议题,当然与清末政改有关。而在清末政改过程中,有一个比较关键的人物,引起了笔者的浓厚兴趣。

此人名叫戴鸿慈,当时位高权重,官至清廷军机大臣。

戴鸿慈画像

戴鸿慈生于咸丰年间,广东南海人,光绪二年(1876)考中进士,此后官运亨通。后来戴鸿慈任起居注官,相当于光绪皇帝的秘书,官品只有四品,但影响力很大。

甲午战争期间,由于清军惨败,戴鸿慈主张严惩北洋水师大臣李鸿章,并解拿前线指挥官丁汝昌。清廷果然拿李鸿章和丁汝昌问责,后者更是被革职处理。

后来丁汝昌“戴罪”留在前线,率领部属视死如归,英勇就义。这当然是题外话,只是为了说明戴鸿慈在清廷中的影响力。

甲午战争后,戴鸿慈被光绪派遣至福建任提督学政。学政任期为三年,戴鸿慈在福建的经历,乏善可陈。

之所以提及这一经历,因为戴鸿慈在福建任学政期间,题写了一块匾:【锡尔纯嘏】,题匾原文出自先秦《诗·小雅·宾之初筵》,大意是祝福受匾人“天赐洪福”。

清·光绪二十五(1899)年【锡尔纯嘏】匾

福建品藏文化公司收藏

此后戴鸿慈回到清廷中央任职,历任礼部侍郎、刑部侍郎、礼部尚书等。

虽然1898年的戊戌变法差点把清宫搅得天翻地覆,但戴鸿慈还是官位稳定,并且受到了慈禧太后的倚重。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庚子事变爆发,慈禧避走西安近一年,翌年回京的时候,前往迎驾陪同慈禧回京的人,正是戴鸿慈

晚清政府接连受到甲午战争失利和八国联军侵华的打击,又被紧随而来的日俄战争所刺激(日俄之战在中国领土上打得热火朝天,而清廷却无力干预),让执政的慈禧终于意识到,清王朝摇摇欲坠,不改革是不行了。

始于1901年的清末改革,开始是零敲碎打,后来慈禧也急了:“时不我待,得加快进程。”关键是政治改革不伤筋动骨、怪骨疗伤,根本没有卵用。

慈禧心一沉,终于同意了朝廷上下呼声很高的政改方针: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度。

于是清廷决定派出五名大臣进行环球考察,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慈禧特意强调:“五大臣出国考察,名单中要有戴鸿慈。”历史就这样把戴鸿慈架上了清末政改的舞台。

五大臣出洋考察,晚清社会的舆论主流还是支持的,但也有反对的声音:那就是孙中山所领导的革命党人。

在代表先进思潮的革命党人看来,晚清腐朽统治已经病入膏肓,清廷内部政改于事无补。

光绪三十一年(1905)9月24日,清廷出洋考察的五大臣在北京正阳门出发,不料却遭到革命党人吴越的炸弹式暗杀,吴越本人被当场炸死,五大臣幸免于死,但也有两位大臣受了重伤。这次暗杀虽然失败了,但成功地阻止了五大臣的如期出洋。

戴鸿慈虽然躲过了暗杀,毫发无损,但要说内心不害怕是不可能的。不过这并没有影响他出洋考察学习西方政治经验的决心,归根结底还是封建效忠思维在起作用:“难得慈禧太后信任我,我甘为大清政改付出身家性命。”

几个月后,五大臣出国考察之行再次启程,这次终于顺利成行了。但出洋考察的名单发生了一些变化,最后的成行人员是:载泽、戴鸿慈、端方、尚其亨、李盛铎。前三位没有变,变动的人员是后两位。

让我们来解读一下这份名单:毫无疑问,前三位是主要角色。其中载泽、端方都是满族人,属于皇室宗亲,正宗的皇室“自己人”; 而戴鸿慈是来自广东的汉人,其位列名单第二员,足可见清廷对他的看重。

关于五大臣的出洋考察经历,如果要详细论述,起码需要几本厚著作才说得清楚。这里就不赘述了。

简而言之:出洋考察团兵分两路,历时八个月,几乎将欧美主要国家都考察了个遍。

五大臣考察过的国家有日本、美国、英国、法国、比利时、德国、奥地利、俄国、意大利、丹麦、瑞典、挪威、匈牙利、荷兰、瑞士等。可见此次考察之行,收获何其丰厚。

值得一说的是,戴鸿慈作为其中的主要领队之一,在考察过程中,被西方政治体制的运行模式深深地震撼了。

这促使他在归国后著述了《欧美政治要义》、《列国政要》、《出使九国日记》等考察文本,为清末“君主立宪”政改提供了关键性的决策思路。

当然了,五大臣出洋考察是一个非常庞杂的历史议题,笔者无意详述。这里讲述两件关于五大臣出洋考察的边角料“旧闻”,以加深读者对这段历史的印象:

其一,戴鸿慈和端方是同一路的考察队友,前者为领队(另一支考察队伍由载泽带队)。戴鸿慈年长端方不少,后者对他十分尊敬。

戴鸿慈(中右)、端方及出洋考察随行人员

考察途中,有一次在美国加州演讲,由年轻的端方主讲,端方在演讲中几乎每发言一句,都忍不住当众请示戴鸿慈:“前辈(我说得)对不对?”戴鸿慈则以“对对对”做回应。此事被引为趣谈。

其二,戴鸿慈不但考察西方政治体制,也注重旅游,每到一个地方都要外出游历一番。由此,他对西方的博物馆、图书馆、动物园、公园等,印象深刻,兴趣浓厚。

归国后,戴鸿慈力主推动建设了北京万牲园(即现在的北京动物园)。如今北京动物园的西洋式大门建筑风格,即为清末五大臣出洋考察的效仿成果之一。

北京动物园

清末五大臣出洋考察团,是在光绪三十二年(1906)8月份回到国内的,结果到了9月份,清政府就颁布了《仿行立宪上谕》,即以光绪皇帝的口吻宣布清廷准备立宪。

由此可见,清廷对五大臣出洋考察回来后的建言思路是多么重视。

世人或许疑惑:“出洋考察八个月,回来一个月清廷就有了立宪思路了?太草率了吧。”

实际上,包括戴鸿慈在内的出洋五大臣,通过走马观花式的考察,并不能摸透西方立宪政治的精髓。

因此,早在归国前夕,戴鸿慈等人就让流亡日本的梁启超、杨度帮助起草好了宪政考察报告。加之戴鸿慈、端方、载泽等人归国后,频繁上奏催促立宪政改之事,终于让光绪皇帝下决心迅速推动改革。

在这场晚清政改中,戴鸿慈被任命为厘定官制大臣,他作为政改统筹小组的核心官员之一,参与到了这一清末政治大事中去。

而且随同政改的启动,清廷成立了(司)法部,而戴鸿慈也成为了中国几千年来的首任司法部门的长官,即法部尚书。

戴鸿慈主管法部的工作思路,用一句话来归纳就是:效仿西方试图实现“司法独立”

为此,他围绕司法体系建设,开展了大量工作:如清理旧案、制定新法规、建设或改良监狱等。

清末立宪政改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本文无意详述。

总而言之,戴鸿慈从出洋考察到政改建言,从政改统筹到主抓清廷司法改革,做了繁重的工作。历史也铭记了这一点。

但是,清末政改归根结底是不可能成功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一点:清廷效仿西方政治模式组建的内阁,十三名内阁成员当中,大多数都是满人大臣,换句话说都是皇权的代言人。这样的内阁,跟真正的立宪主旨相去甚远。

此外,还是那句话,历史留给清廷的政改时间不多。短短数年,清廷几乎不可能来得及理清政改的头绪,数千年的封建政治,死结太多了。

清末政改的进程,终于在1911年,随同满清封建统治灰飞烟灭了。

但是,我们今天回溯那场清末政改,还是能从中找出一些积极的意义

从五大臣出洋考察,到清廷立宪政改,带动了当时整个社会思潮的进化,这为后来的民初新文化运动和社会改良风气,奠定了思想基础;即便是主导推翻满清统治的革命党人本身,也受到了来自清末政改的新思想驱动或启发。

戴鸿慈(前右) 端方(前左)

行文至此,我们的目光回归到戴鸿慈身上:这个留着长辫,身着满清官袍的清末重臣,其实并不像世人想象的那样是个老腐朽分子,他出洋见识过世界,头脑中也装满了西方新思想。近代中国历史坐标中,理当有戴鸿慈的一席之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