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常德人与江西之渊源

 文山书院 2018-12-27

    江西先民大迁徙

    我虽出生在常德,今已八十三载,但祖籍乃江西省樟树市。叔祖父在民国初年受聘来常德江西会馆任主持,父亲亦随之来常德,后在同昌祥(吉春堂的前身)药号当管账先生。我就出生在水星楼下窨子屋里,成为常德人的一员。现抚今追昔,将常德与江西之渊源探索一番,以彰两地情谊。

    宋朝时期,江西已经成为全国经济文化发展的先进地区之一,人口众多,物产丰富,文化兴盛。宋徽宗崇宁元年,江西地区人口达到446万余人,占全国1/10。到元初至元二十七年,达到1400万人,占全国23.3%。元末明初,由于战乱旷日持久,民族矛盾突出,以致人口锐减、经济衰落。湖广(湖北和湖南当时是一个省份,称之为湖广省)地区的人口基数更为低下,且田地荒芜、民不聊生、反抗频起。朱元璋灭掉元朝建立明朝,第一个设省的地区就是江西。他在统一全国的战斗中,以江西为基地,北伐中原,进军西南,战争连绵不断,军需给养则多依赖于江西供给。

    为了巩固新政权和发展经济,有鉴于恢复生产和削弱地方宗族大户的需要,明朝在江西开始了有史以来第一次大规模的向外移民。从洪武初年至永乐十五年,50余年间组织了8次大规模的移民活动,形成了著名的“江西填湖广”态势。浩浩荡荡的江右商帮(学界称说赣语的江西人为江右人)便在这个时期逐渐形成并迅速扩张至全国各地,称雄华夏。

    明清时期的人口迁移与其它朝代不同,主要由政府组织强制迁徙。有些研究者以民间“解手”的传说,推定在明朝初期对江西的强制移民过程中,官方将两个人的手反绑在一起,遇内急上厕所时才将手解开,因此后来江西人都将上厕所叫“解手”,也成了今天常德的方言。有资料显示:湖南北部的家族中,江西移民占60%左右,中部有80%强,而西部只有41%。据《明史》《明太祖实录》和《中国移民史》专家考证,仅洪武年间,江西向湖北、安徽、湖南和江苏就移民210余万人,其中迁江西移民21.9万人到湖南常德、武陵等十县,常德府就有2.6万人。洪武三十年二月,常德府武陵县县民上书:“武陵等十县,自丙申兵兴,人民逃散,虽或复业,而土旷人稀,耕种者少,荒芜者多。邻近江西州县多有无田失业之人,乞敕江西量迁贫民开种,庶农尽其力,地尽其利。”明太祖“悦其言,命户部遣官于江西,分丁多人民及无产业者于其地耕种”(《明太组实录》)。这是见于正史的唯一有关明初政府允许从江西向湖广移民的文字记载。直到明代中叶,迁入湖南的人口也没有中断。据明《嘉靖常德府志·食货志》卷之六载:“版籍每十年一更,制也。吾郡屡更屡诎者,何哉?土民日敝,而客户日盛矣。客户江右为多,膏腴之田,湖泽之利,皆为彼所据。捆载以归,去住靡常……”依据这些文献不难看到,在这一百多年不断的移民运动中,江西人始终是主角。

    江西商人与会馆

    自古以来,江西人与邻省的湖南人明显不同,前者重商创业,后者尚武军事。因而,江西人在经商聚财等方面颇有能耐和作为。明中期以后,江西的工商业移民足迹踏遍大半个中国,享有“无赣不成市”的盛誉。“一个包袱一把伞,去到湖南当老板。”他们来到湖南后,艰苦奋斗,辛勤创业,或稼穑耕垦,或买卖经商。以古城常德而言,江西人经商者之多,操业之广,冠盖多省商贾。有些行业几乎为江西商人所主导。以常德而言,诸如:中西药业、金号银铺、油行盐号、绸布衣庄、棉花纱行、茶叶瓷器、纸张书店、铁麻杂品、钱庄牙行等,江西人无不涉足。曾被授予中华老字号的常德吉春堂药店,创业于清光绪二年(1876年)。1930年,原业主以2.2万银元转让给江西药商胡祥阶,改称吉春堂药号,该店在民众中信誉极高,成为执常德乃至湘西北药业经营之牛耳者。老板胡祥阶也获得名冠一方的“朱砂大王”称号,是常德“德商”的典范,也是常德解放时全省拥有资金最多的药企之一。胡氏父子先后从江西樟树农村只身来常,从学徒做起,艰苦奋斗,敬业守德,成就了一番大业,展现了江西人有志者事竟成的气概和风采!

    遍布四方的江西商人,只要具备了一定的财力,无论是大富还是小康,无论是抱团还是独行,不约而同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建造万寿宫,即江西会馆,为的是纪念江西的地方保护神——俗称“福主”的许真君,成为江右商帮独有的标志。许真君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为晋代道士许逊,南昌人。传说他曾为民除害,道法高妙,声闻遐迩,被尊为净明教教祖。他死后,当地乡邻和族孙为他修了“许仙祠”,宋真宗赐名并亲笔题名“玉隆万寿宫”。因而,江西人在外地建立了许多“万寿宫”,又称“江西会馆”。走南闯北的江右商人不管到哪儿,都会去万寿宫落脚,寻求帮助,交流信息,那里既是旅外乡人开展亲善友好、祭祀活动的场所,又是商人、待仕或者失意文人们议事与暂住的地方。乾隆十六年,江西商人在常德城区大河街首建江西会馆。此后,城内徽州会馆、山陕会馆、江苏会馆、广东会馆、福建会馆、湖北会馆、河南会馆相继设立,江西会馆居八大会馆之冠,壮观、雄伟的万寿宫建筑显示了江右商帮的辉煌。

    江西老表

    江西老表,即江西人,是江西人对同省老乡的称呼,也是外省人对江西人的一种较亲切的称呼。有关“江西老表”的由来,有许多不同的说法。江西人对“老表”的青睐由来已久,最早的说法可能要追溯到图腾时代,说“老表”本是图腾表柱的土俗语。学术界也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湖南人是江西人的后代,湖南人认为与江西人祖上是表亲戚关系,因此就称江西人为“江西老表”;另一种说法是赣地的先人们很相信风水,在迁移的途中为便于掌握方向,老是爱带着一个表(古时的罗盘),因此外省人称江西人为“老表”。而我更赞赏前种说法,一声“老表”,道出了湘赣人原本一家亲的深切情怀。

    时过境迁,今天常德的这片热土上,又有不少江西商人来此创业投资、安居乐业,常德人与江西人之渊源已融入血脉,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