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闽南最早铸币———康熙通宝背漳钱

 国民一员 2018-12-27

  清王朝共计九代十帝十个年号,均铸有年号钱,其中以康熙年间铸的铜钱形制较大,铸造精美,成色十足,轮廓饱满,钱文结体方正,神采飘逸。
  康熙帝在位六十一年,极力吸收中原的先进文化,曾铸有一种正面印有中文“康熙通宝”四字,背有满、汉文纪局的铜钱,文字标明地名,以虞汉人拒用,其苦心亦可理解。
  康熙年间,清政府为平定海疆出兵台湾;加之自1662年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后,福建沿海战乱渐定,工农业发展很快,为适应商业贸易的需求,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福建巡抚奏请设漳州局,经准后,即在漳州设炉开铸背有满、汉“漳”字的康熙通宝钱,该钱重5克,直径28毫米,穿径6.5毫米,青铜质(如图),是足值的纪地年号钱。因有纪地年号,是迄今有史可查的闽南最早铸币,亦是在闽南行用最广时间最长的大清“长寿”铜币。
  据有关文献记载,康熙年间全国共设21处鼓铸局,铸有21种背文纪地钱。在福建原有福州“宝福局”,又在漳州增设“宝漳局”,既说明闽南地理位置重要、商贸频繁,也有力地证明了康熙时代空前的政治大统一。政治上的大统一也反映了民族文化的交融,从文化史的角度考察,康熙钱币还体现了民族文化的交汇、融合。2008-11-2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