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世间的深邃哲理

 中年狼 2018-12-27

任何的事业都是难以成功而容易失败的,名誉是难以树立而容易毁弃的。千里长堤,常常因为蝼蛄蚂蚁的洞穴渗漏而崩塌;百寻高的大厦,常常因为烟囱缝隙的火苗而被焚毁。尧自我警告说:“恐惧戒慎,一天比一天小心。”人们没有被大山绊倒的,而却被蚁穴的小土堆绊倒。因此可知人们都是轻视小害,把小事看得容易,而多有后悔。

人世间的深邃哲理

我认为天下有三件危险的事情:缺少德性而多宠爱,一危;才能低下而官位高,二危;身无大功而俸禄丰厚,三危。因此事物中有的损减了却反而使它增加,有的增加了却反而使它减少,知道为什么这样吗?

从前楚庄王已经在邲地战胜了晋国,回国以后准备封赏孙叔敖,他推辞而不愿接受。孙叔敖得了恶疮将要死去,对他的儿子说:“我就要死了,国君必然要封你,你必须让出肥美之地,而接受沙丘乱石那样的荒地。楚、越之间有个叫寝丘的,那里石硬地瘠而且名声不好。楚国人信鬼,越国人信吉祥,两国没有人认为这个地方对他们有利。”孙叔敖死后,国君果然把肥饶之地封给他的儿子,他的儿子坚辞不受,请求允许赐给他寝丘之地。楚国的习俗,功臣两代之后便要收回爵禄,只有孙叔敖的封地独存。这就是所说的减损了而反使它增加。

那什么叫给予他反而夺取它呢?晋献公想向虞借道来讨伐虢国,献公把垂棘产的璧玉和屈地产出的良马赠送给虞君。虞公被美玉良马所迷惑,而想借道给晋国。虞大夫宫之奇劝谏说:“不行!虞国和虢国,像车子有了轮子,轮子依托于车,车子也依靠轮子。虞国和虢国,相互依靠而形成威势。如果借道给他们,虢国早晨灭亡而虞国晚上便要跟从它灭亡了。”虞君不听,于是就借道给晋国。晋大夫荀息讨伐虢国,便攻克了它。回师返回侵伐虞国,又夺得了虞地。这就是所说的给予他而反夺取了它。

正所谓塞翁失马,焉知祸福,自古福祸其实是相依,这个世间是没有绝对的好事与坏事,对于甲来说可能是危机,但是对于乙来说也许是机遇。谁又说得清呢?

人世间的深邃哲理

远古靠近长城一带的居民,有一个擅长术数的人,他家的马无故跑到了匈奴的一边,人们都去慰问他。这位长者却说:“这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过了几个月,他的马带领了一匹胡地的骏马归来,人们都去祝贺他。这位长者说:“这难道不是一件坏事吗?”他家里很富有,又得了良马,他的儿子爱好骑马,一次从马背上摔下来而折断了大腿,人们都去安慰他。这位长者说:“这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过了一年,匈奴人大举入侵边塞地区,青壮年都拉起弓箭和敌人作战。边塞上的人,十分之九都战死了,他的儿子独独因为腿跛的原因没有参战,父子俩保全了性命。因此好事可以变成坏事,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它们的变化是不能穷尽的,深奥的道理是难以测度的。

有的时候我们想成功,却不知很多事却恰好能够使它失败;有的想防备它,却能够招致它到来。秦始皇展现方士送来的《录图书》,看到上面记载说:“灭亡秦朝的是‘胡’。”因此征发士卒五十万,派蒙恬、杨翁子为将,率兵修筑长城。西部连接流沙,北面连缀辽水,东部连接朝鲜,中国各地拉着车子转运粮饷。又想得到越地的犀角、象齿、翡翠、珠玑之类,于是派尉屠睢率兵五十万,分为五路大军,一军占领镡城的峻岭,一军把守九嶷的险塞,一军镇守番禺的都城,一军守卫南野的边界,一军结集在馀干洞庭之畔,三年不解下兵甲放松弓弩。

因派监禄无法转运粮饷,又发动士卒开凿渠道,沟通湘江、漓水,使粮道畅通,来和越人作战,杀死西呕君主译吁宋。而越人都潜入深山密林之中,和禽兽相处,没有人肯当秦人的俘虏。越人互相设置勇武之人作为首领,在夜间袭击秦兵,大败秦军。杀死尉屠睢,秦军伏尸流血数十万,于是又征发戍卒来防备越人。

人世间的深邃哲理

在这个时候,男子不能够整治农田,妇女不能够续麻纺线,老弱都在道上拉车,大夫在道路上公开苛敛民财。生病的人无法奉养,死亡的人不能得到安葬。在这种情况下陈胜在大泽乡起兵反秦,奋臂大呼,天下席卷响应,并且一直打到秦都附近。刘邦、项羽兴起义兵,天下随着而平定,就像折断槁木摇落枯叶一样,秦二世便失去了天下政权。祸患在于防备“胡”人而贪图越地的奇珍。想筑起长城来防备胡人,不知道修筑长城正是导致灭亡的原因。发动戍卒来防备越人,而不知道灾难正是从中产生的。

古人言:人间之事,吉凶之中,征得失之端,反存亡之几也。所以说人世间的祸福、得失、益损、利害、功罪、取予、远近、誉毁、徐疾、赏罚、成败等都是玄之又玄,“使人知祸之为福,亡之为得,成之为败,利之为害也”。这之间既生动有趣而又充满了深邃的哲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