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EG是由国际标准组织和国际电话电报咨询委员会为静态图像所建立的第个国际 数字图像压缩标准,也是至今一直在使用的、应用最广的图像压缩标准。JPEG由于可以提供有损压缩,因此压缩比可以达到其他传统压缩算法无法比拟的程度。 JPEG压缩算法的核心是“视觉保真”原理。就是根据人的眼睛在感知图像时对亮度变化特别敏感而对色彩偏差相对迟钝的特点,尽量保留每个像素点的亮度特征,而将相邻像素的色相、饱和度合并描述。这样做的结果是,可以将图片文件进行相当大比例的压缩,但视觉上的损失可以难以察觉。既然不同的色相、饱和度的像素合并描述,当然就会带来色彩失真,而且压缩比越大,合并度就越高,色彩损失也就越多。所以JPEG压缩是一种“有损”压缩。 JPEG压缩技术十分先进,它用有损压缩方式去除冗余的图像和彩色数据,获取极高的压缩率的同时能展现十分丰富生动的图像,换句话说,就是可以用最少的磁盘空间得到较好的图像质量。同时JPEG还是一种很灵活的格式,具有调节图像质量的功能,允许你用不同的压缩比例对这种文件压缩,比如最高可以把1.38MB的BMP位图文件压缩至20.3KB。当然完全可以在图像质量和文件尺寸之间找到平衡点。由于JPEG优异的品质和杰出的表现,在网络和光盘读物上都能找到它的影子。 JPEG格式的优缺点: 1、在图像质量和文件尺寸之间找到平衡点。 2、利用可变的压缩比可以控制文件大小。 3、网络使用频率最高,所有看图软件基本都支持。 4、压缩是有损压缩,会使原始图片清晰度下降。 5、修改后存储时容易误操作,容易把原始文件覆盖。 6、多次编辑和重新保存时,数据的质量下降是累积性的。 |
|
来自: zzm1008图书馆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