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卖米粽的小女孩偶遇山神,善良之举得到山神馈赠

 因果实录阅读者 2018-12-27

  民国时,在龙虎山下,有个不大不小的村子。在这里,由于壮家风俗,逢年过节,总要做些籽粑米粽,来告慰一段时间的庄稼收成。也有生活拮据的人家,会多做些拿到县城里去卖,换些柴米油盐。

  村东头有户人家,由于当时土匪横行,当家的汉子被拉到深山里“入伙”,三年未归,媳妇思念成疾,大病一场后,终日躺在床褥上,只剩下一个不到九岁的女儿和一个盲了眼的老娘。

  女儿叫阿婓,据说是请村里教书先生起的小名儿,阿婓小时体弱多病,为了瞒住地下的阎王爷,才起了这么一个名。九岁大的阿婓,由于缺衣少食,长的面黄肌瘦,走在路边,弱不禁风的让人以为一阵大风,就能吹走。幸好,阿婓心灵手巧,年纪不大,做出去卖的米粽总是最香最甜的,能多换些银钱补贴家用。

  阿婓会在每日清晨鸡一鸣便起床,热了水煲好米粽,再光着小脚丫挑着两个大担子一路往城里赶去。生活过的虽苦,但也活的下去。

  恰逢有一年,龙虎山遭遇几十年不遇的大旱,山上的草木枯黄,连往日清澈的小溪流也干涸了去。山上包粽子的箬叶竹也被烈日烤的乌黄,再不复往日欣欣向荣之貌。

  阿婓照例日日清晨起早,爬到山上,看见满山的箬叶竹依然枯黄,不由得又急又伤心。没有箬叶,便包不了粽子,家里已经两天没有米粥可喝了。想到这里,阿婓捂着脸哭了起来。这时,刮起一阵山风,悉悉索索的,一位老人从箬叶竹林中钻了出来,只见他全身佝偻,头戴一顶不知何年的破毡帽,拄着一根竹棍,径直走到阿婓面前。

  “小娃娃,你这段时间日日来这里哭。吵得人睡觉都不安乐。”破毡帽老人抬着头说道。

  阿婓睁开眼睛一看,竟然是一个怪里怪气的老头儿,心生害怕,便打算不理他,往山下走去。

  “嘿,你这女娃娃,见了小老儿也不问个好。”老头儿又扯着脖子喊道。

  阿婓一想也是,便回身说道,“老丈好,天气干热,还是莫要照太多日头的好。”说着取出身上带着的小半竹筒水,递给老头。要知道,如今打水要赶几里路,到附近的大村的老井里去打。

  老头接过,饮了一大口,捏着嘴巴边的小胡子讪笑,说道,“小娃娃还算懂事儿,你说与小老儿听,为何日日来这哭闹。”

  阿婓一听有人问她,眼泪又禁不住掉下来,“这日头天天这样,把箬叶竹都晒死了,我包不成粽子,我家阿娘和阿母都要挨饿,我心里难受。”

  小老头仰起头,望了一眼刺眼的天空,想了一下,笑着对阿婓说道,“小娃娃莫慌,念你心善,明日起你来这里,我每日给你两捆新鲜的箬叶,莫要再哭了,小老儿耳朵可受不了。”

  阿婓并未相信眼前小老头的话,但对于想要帮助自己的人,她总是要感激的,便打算每日带些水上山,一来看看箬叶竹抽绿了没,二来给老人喝点水润润嗓子。

  第二日,阿婓照例清晨来到山上。老人似乎算好了时间,也刚好从枯黄的箬叶竹中钻出,乐呵呵地递给阿婓两捆绿油油的大片箬叶。

  阿婓欣喜若狂,抱着大箬叶不断地向老头点头答谢。有了这些,自己就能做米粽,阿娘和阿母也不用挨饿了。

  那小老头看着阿婓高兴的样子,也乐起来,手舞足蹈了一阵,隐入了箬叶竹林深处。

  从此,每日阿婓上山都能得到两大捆绿油油的箬叶,只是,老人再也没出现过,只在地上放了两捆箬叶。阿婓怕又吵到老人休息,总是踮脚走来,踮脚走去。

  后来听人说,龙虎山上有山神,总是戴着一顶老旧的破毡帽。

  阿婓潸然泪下。

  老鬼说:大家看完故事,记得点击右下角的“好看”按钮,推荐到看一看,这样能让更多的人看到,同时,这个也不会泄露大家的隐私。举手之劳,感谢大家,拜托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