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时字中立,南剑将乐人。幼颖异,能属文,稍长,潜心①经史。熙宁九年,中进士第。时河南程颢与弟颐②讲孔孟绝学于熙、丰之际③,河、洛④之士翕然⑤师之。时调官不赴,以师礼见颢于颍昌,相得甚欢。其归也,颢目送之曰:“吾道南矣。”四年而颢死,时闻之,设位哭寝门,而以书赴告⑥同学者。至是,又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⑦时与游酢⑧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德望日重,四方之士不远千里从之游,号曰龟 (选自《宋史·杨时传》) ①潜心:用心专而深。②程颢与弟颐:程颢和其弟程颐并称“二程”,为北宋著名的理学家。③熙、丰之际:宋神宗熙宁、元丰年间。④河、洛:黄河与洛水,也指这两条河之间的地区。⑤翕(xī)然:统一或协调的样子。⑥赴告:报丧,把死讯通知相关的人。⑦瞑坐:闭上眼睛坐着,即打瞌睡。⑧游酢(zuò):北宋时文人,程门四大弟子之一。 【译文】 杨时,字中立,剑南将乐人。儿时他便异常聪颖,善写文章;年纪稍大一点后,就专心研究经史典籍。宋熙宁九年进士及第。熙宁、元丰年间,河南人程颢和弟弟程颐在当地讲授孔子和孟子的学术精要(即理学),黄河、洛水周边地方的文人都争相拜他们为师。当时,杨时正值调任,但为了拜师而未去赴任,后在颍昌拜程颢为师,师生相处得很好。待到杨时归去时,程颢目送他说:“我的学说将向南方传播了。”又过了四年,程颢去世。杨时听说后,即在卧室设程颢的灵位哭祭,又用书信讣告同学的人。之后,他又到洛阳拜见程颐,这时杨时大约已经四十岁了。一日拜见程颐,程颐正打瞌睡,杨时与同学游酢便一直侍立在侧没有离开,等到程颐醒来时,门外的雪已经一尺多深了。后来,杨时的德行和威望一日比一日高,四方之士不远千里与他交游,而他自号为龟 【思考与练习】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又见程颐于洛( ) ②时盖年四十矣( ) ③吾道南矣( ) ④时与游酢侍立不去( ) 2.下列句中的“属”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神情与苏黄不属 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C.幼颖异,能属文 D.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3. 与“孔孟绝学”中的“绝”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天柱折,地维绝 B.佗之绝技,凡此类也 C.佛印绝类弥勒 D.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一日见颐 B.吾道南矣 C.河、洛之士翕然师之 D.德望日重 5. 请用“/”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 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6.翻译下列句子。 ①幼颖异,能属文,稍长,潜心经史。 ②时调官不赴,以师礼见颢于颖昌,相得甚欢。 【参考答案】 1.①拜见 ②大概 ③学说 ④离开 2.C(缀辑,撰写。ABD均为“类别、种类”的意思) 3.B(独特,独到。A断;C极,非常;D尽,穷尽) 4.A(拜见。B名词活用为副词:向南;C名词活用为动词:师从,拜某人为师;D名词活用为副词:一日日,一天天地) 5.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6.①杨时从小便异常聪颖,能写文章。稍大一些后,便专心研究经史典籍。②杨时正值调动官职,但没有前去赴任,而是到颖昌以师礼拜见程颢,两人相处得非常愉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