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屯得应时货,自有赚钱时”。 战国时大商人白圭把他的营商之道总括为“人弃我取,人取我与”,其要旨是生意人应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做出应变策略,也就是审时度势,如此才容易赚大钱。“屯得应时货,自有赚钱时”,晋商这句商谚与白圭的话在本质上含义是相同的,强调都是审时度势。 二、“买卖赔与赚,行情占一半”。 信息是做生意、赚大钱的关键因素,晋商向来重视通过各种渠道获取市场信息、各地物资的供求关系信息及其他影响经营的信息,“买卖赔与赚,行情占一半”这句商谚强调的正是这一点。比如,民国《太谷县志序》中称晋商中的太谷商人“至持筹握算,善亿屡中,讲信耐劳,尤为谷人特色,逢有明迄于清之中叶,商贾之迹几遍行省”。能够“持筹握算,善亿屡中”,正与他们掌握正确的信息,能够紧跟市场息息相关。 晋商大院 三、“人情一匹马,买卖争毫厘”。 晋商在做生意过程中,认为产品只有在市场中流通才能产生利润,才能赚大钱,而薄利多销正是让货物快速流通的最好方法,为此,晋商总结出许多关于薄利多销的商谚,除了这句“人情一匹马,买卖争毫厘”外,还有“不怕不卖全,就怕货不全”、“生意没有回头客,东伙都挨饿”、“能打会算,财源不断”、“买卖不算,等于白干”等等。 四、“诚召天下客,义纳八方财”。 晋商在做生意时强调见利思义,先义后利,以义制利,不发不义之财,义利相济相通。晋商十分尊崇关羽,甚至超过其他财神,其原因不仅是因为关羽是山西人,更因为关羽以义气为重。在义利相通观的影响下,诚信戒欺,重视商誉,成为晋商始终坚守的商业道德观,“诚召天下客,义纳八方财”这一商谚正是其这一商业道德观的具体体现。 晋商博物馆中的关羽像 五、“家有家法,铺有铺规”。 晋商在做生意时,规矩极为严格,在很多人看来甚至是严苛,“家有家法,铺有铺规”这一商谚强调的正是这一点。在晋商的商铺中,对店员、伙计甚至经理可能会犯的种种陋习劣迹,都有明确而严禁的规定,所订立的规章制度,不论职务上下,不管身份高低,一律都得遵守,从而使整个商铺能够上下一心,团结一致,努力任事,勤奋进取,始终保持活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