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笔画无力,都是因为不知道这些秘笈!

 xnwq699 2018-12-28

写字有没有力道是衡量书法基本技巧是否过关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检验入没入门的一个关键性看点。正所谓“一力遮百丑,无力画黑狗”。有了力道,说明写出的字至少还会有那么一些生命力特征,而一旦笔画疲软飘脆,书法之美就无从谈起,没有了可以表现的基础。所以,怎样让笔画显得有力是学好书法的第一关。


一、落笔即逆




二、打点必顿




三、提笔能立


利用立面方向上的笔毫的直曲变化产生弹力来增强力道。把笔锋按压成像一个站立着的“S”形(立,毛锥折成三段弯曲的情况,我习惯称之为“三段弹簧”,当然有点那个意思就行,你如果完全概念化的较真,你就输了),笔锋一立,自然可以八面势备,四方圆足,此动做堪称是解决软毫发力问题的招牌式动做。此间,提中有按,按中有提。提的时刻,反而是按得最狠之时。



四、毫齐则推




五、毫乱用绞



六、有圆必方


这一说法是针对上述五法的补充,即通过方圆对比增加力的外在表现。力在人的主观审美上有错觉的,很多笔画实际用的力量不大,但有可能比实际的用力看上去更加有力量感。折成方;转成圆。这里说的方圆不但表现的起、收上的方圆差异,同时还表现在行笔上的方圆差异(关于行笔上的方圆变化,这里就不说,不然字越码越多,也越说越远)。



七、借力打力





用语言来描绘“力”这一具有物质属性的实体,就像画饼充饥,显然还是有欠缺和不足的,也是不容易解释得清楚的,但言语上的提点启发也是必不可少的,毕竟只有文字才能承载书法文明,光练说出不来的“哑巴书法”只能说是一种文化上的无知无能和不自信。千古不传之秘均在“变起伏于锋杪;殊衂挫于毫芒”(嘻嘻,其实孙过庭他老先生早已白纸黑字的写在纸上了,哪里还是什么不传之秘!)。那么,有了正确方法,不练也等于白说,别人的经验永远代替不了自己的经验,因为质变是要有量变来保障的,“熟”不但可以生“巧”,也可以生“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