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喘息性支气管炎的特点

 长春小中医 2018-12-28
喘息性支气管炎是由于上呼吸道感染了病毒所致。这些病毒又都可成为支气管炎的致病原,使感染往下蔓延,引起支所管壁发炎,黏膜充血水肿,管壁肌肉痉挛,支气管因而变得相对狭窄,产生哮鸣音。其中一少部分是在病毒感染的基础上,继发细菌感染。

喘息性支气管炎反复发作喘息,发病急骤或缓慢婴幼儿多为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所诱发,往往有上呼吸道感染前驱史,哮喘症状在数日内渐加重。随年龄增长,起病渐呈急性过程,常为吸人变应原(尘螨、屋尘、花粉、羽毛、霉菌等)、运动或物理因素刺激(如冷水、冷空气)所致。

喘息伴呼气性呼吸困难以夜间为重,可有刺激性咳嗽。重症患儿端坐呼吸,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口唇发绀,鼻翼扇动,烦躁不安或嗜睡,甚至意识不清。咳喘剧烈者可致上腹部肌肉疼痛。喘息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后缓解,发作间隙可无任何症状和体征。

喘息发作时心率增快,可有奇脉,发作严重而心率变缓是病危的征兆。一般解痉治疗不能缓解、持续发作超过12小时以上者称为哮喘持续状态。患儿可发生极度呼气性呼吸困难,明显紫绀,心功能不全,严重低氧血症和C02潴留,意识障碍甚至昏迷,可死于急性呼吸衰竭。

喘息性支气管炎的特点

1、发病年龄较小,多见于1~3岁小儿。

2、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之后,病情大多不重,有低度或中度发热,仅少数病儿出现高热。呼气时间延长、伴有哮鸣音及粗湿罗音,喘息无明显发作性。

3、经治疗后,在第5~7天上述症状减轻。

4、部分病例复发大多与感染有关。

5、近期预后大多良好,到3~4岁时复发次数减少渐趋康复。但是有部分病例远期后发展转为支气管哮喘。

1988年全国小儿哮喘会议提出评定婴幼儿哮喘的诊断标准(计分法):

凡年龄<岁喘息反复发作者计分原则:

1、幼儿患毛细支气管炎或喘息样支气管炎后,反复喘息发作≥3次者2分,

2、肺部出现哮鸣者2分,

3、喘息症状突然发作1分,

4、患儿有其它过敏史1分,

5、一、二级亲属中有湿疹、皮炎或哮喘患病史1分。

以上总分>5分者诊断婴幼儿哮喘,喘息发作只2次或总分≤4分者,初步诊断为喘息性支气管炎,并继续追踪观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