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琴派、琴曲与演奏形式

 昵称50319000 2018-12-28

初雪—郭关古琴即兴 来自艺道书院 03:37


【琴 派】


音乐为人心之反映。琴人之演奏风格,当受其天赋、性格、学养及演奏时心理状态之影响,神韵各异,流露指下;造诣深者,足堪动人。


所居之自然环境,文化传统,语言特色,亦每每对琴人有所影响。慷慨之士惯见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指下自难流露出小桥流水之情调;而长居吴侬软语之地者,也难好燕赵悲歌。


同地域之琴人,便于寻师访友,砥砺切磋;性格相近者,更易投契。习弹曲操,渐多同好,演奏风格,易见同调;及至流衍传播,遂成派别。正如王坦《琴旨》所言:“五方风气异宜,故俗尚不一,而操缦者之取声,亦因之以互异,此派别流传”。


古琴之有流派,自唐朝起,便见诸着录,唐时赵耶利便说:“吴声清婉,若长江广流,延徐逝,有国士之风;蜀声躁急,若激浪奔雷,亦一时之俊”。


其后各时期,流派之盛衰兴替,不乏记载。如北宋成玉琴论便提及当时有京师、两浙、江西等派别,并指出:“京师过于刚劲,江南失于轻浮,惟两浙质而不野,文而不史”。


明朝时,刘珠谓当时有江、浙、闽等派之分,然各派人数颇有差别,他说:“习闽操者百无一二,习江操者十或三四,习浙操者十或六七”。各派中,他以为:“浙操为上”,因为:“江操声多烦琐,浙操多疏畅,比江操更觉清越也”。


清初,王坦纪载有中州、金陵、浙、闽、虞山等流派;而以虞山派被奉为模楷。然当世亦有自称虞山,而喜工纤巧、好为繁芜、或着弦不舒徐、下指太柔弱者,均属以膺乱真,与真正虞山派之“体认清微澹远四字,得中和之用,应妙合之机,庶可以臻于大雅”者,相去甚远。



至近代,经查阜西等人考察,纪载有泛川、诸城、广陵、九嶷、岭南、新浙、浦城、凤阳诸派,及各派上一代与当时之代表。如杨紫东为泛川派上代代表,当代代表琴人则有龙琴舫、吴浸阳、顾梅羹、夏一峰、沉草农、招学庵、查阜西等。


现代交通方便,文字及录音资料又频见出版;琴人欲求转益多师,实较前容易;不同流派之风格及曲操,亦能互相交流,流派特点对琴人影响不及从前,反之个人风格更形特出。


【琴 曲】


据四十年前统计,由唐写本到近代刊印之琴谱,共有一百五十余种,保存琴曲七百余首,加上同名异谱则更有三千首以上,其中包括春秋时代之《高山》、《流水》、《阳春》、《白雪》,汉代之《蔡氏五弄》、《雉朝飞》,魏晋时之《广陵散》、《梅花三弄》,南北朝之《幽兰》,唐宋之《大小胡笳》、《潇湘水云》、《渔歌》等。曲体由结构复杂,长四十五段之大曲至不分段之小曲,主题多变,可称源远流长,内容丰富。


此等琴曲,有无法考证作者而只有传说者,如传为伯牙所作之《水仙》。亦有作者资料清楚可考者,如南宋郭楚望之《潇湘水云》,明末尹芝仙之《苏门长啸》,清代庄臻凤之《梧叶舞秋风》等。


古代琴曲,每经过后人发展,产生许多不同版本,如上述之《潇湘水云》一曲,明初《神奇秘谱》中只有十段,至清初己发展成十五段之大曲;而《平沙落雁》一曲,自明朝出现后,至今版本,已不下十种。



部分琴曲,乃由其它乐种改编而成,如《梅花三弄》便传由笛曲改成。清代《张鞠田琴谱》中更有由民间曲调、花鼓、道情、昆曲等改编之琴曲。至于琴人有感于文学篇章,亦有配上琴谱,清代王善刊于其《治心斋琴学练要琴谱》内之《精忠词》便以岳武穆《满江红》词谱成。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被演绎成多首旋律各异之《阳关曲》、《阳关三叠》等曲。


琴人弹奏曲目,多经师授,然古代遗谱极多,如不搬奏,徒令其束诸高阁,未免可惜。故近世有志之士,务令远古遗响,再展新声。唯是琴谱并无标明乐音长短,是以习弹者,须据谱中有习惯节奏之指法、及少量指示速度之谱字,并参考曲中旁注、序跋等拟定全曲之节奏乃至整体结构,是为“打谱”。打谱过程,须推敲试奏,方能定案;而琴人之个人风格亦影响其结果,故打谱亦属琴曲之再创造。近年琴人有较多机会接触古代琴谱及其它资料,打谱活动亦较前增加。


【演奏形式】


古琴音域宽广、音色优美而多变,加上技法丰富,是表现力极强之独奏乐器,所以独奏亦为最常见之演奏形式。古代琴人席地而坐,或置琴于几上,或置膝上弹奏。自家居改用桌椅后,弹琴多用琴桌,鲜有琴人膝上操琴。


除独奏外,古琴可作合奏。埙、瑟、阮、洞箫、胡琴等乐器及人声均能与古琴合作,唯是与其它乐器比较,古琴音量弱小,选用合奏乐器时,必以能配合此特点为尚;以此观之,洞箫或人声与古琴合奏最为和谐动听。


琴箫合奏多见于速度较缓、节奏较稳之琴曲,洞箫多由琴人吹奏。洞箫与古琴多作齐奏;或间有发挥,亦以琴谱为基准,故琴谱中列明洞箫旋律之并不多见。至清代《琴箫合谱》,始于琴曲旋律旁列出工尺,然并无注明板眼,故吹洞箫者如不谙琴曲,亦不易与古琴合奏。



至于琴歌,在古代可能为常见之演奏形式,如诗三百篇便都经过孔子“弦歌之”,而琴歌大抵亦属弦歌一类。琴歌之形式,弹奏部分大都用作伴奏,技法及旋律变化比较简单。歌唱部分不再另列旋律,但一般容许甚或期望歌者在琴谱基础上加以发挥。如查阜西先生便主琴歌要讲究“乡谈折字”——亦即用方言正确地透出声韵,以歌辞之声韵变化去装饰主旋律。其琴歌诀云:“意境最当先,涵呼得自然,行腔留晚劲,折字守乡谈,读破千金力,求圆九德全,抑扬参紧慢,妙用在丹田”。明朝时,颇有琴家提倡琴歌,并编写以琴歌为主之琴谱,如《浙音释字琴谱》,《太古遗音》、《重修真传琴谱》等更是每曲皆有旁词,发展颇为蓬勃。后来亦有部分琴家提倡纯器乐曲,认为琴歌阻碍古琴音乐之发挥,加以排斥,要“去文以存勾踢”。这种见解后来不断有琴人支持,以致琴歌之发展渐告萎缩。


至于埙、瑟、阮、胡琴等乐器,须操者谙熟琴曲,始可与琴作合奏,故亦非可常见了。

古代常见琴瑟并称,如《诗经》:“我有嘉宾,鼓瑟鼓琴”,孔子亦云:“君子无故不撒琴瑟”。唯当时琴瑟之制度如何,未能确知。后世推想,拟复琴瑟和鸣,并有琴瑟谱刊出,然对瑟制亦有不同意见。近代所见,瑟弦排列约有两制。其一如筝法,主按五声音阶排列,则瑟之廿五弦,或由一宫至五羽或由最浊合音至最清工音,共得五个八度音。唯琴音多变,瑟弦难尽,恐须移柱以求。其二主按十二律排列,则瑟之廿五弦共得二个八度加一小二度音,虽属十二律齐备,然音域过狭,琴曲之高低音均不易处理,且其弦音排列,非经苦练,不易寻声。再则瑟之音量,实较琴大,弹瑟者须刻意迁就,否则难以合作。清代庆瑞编《琴瑟合谱》时即特别要求弹奏瑟时要“右手轻轻挑去勾来,宁琴音大于瑟音,不可瑟音大于琴音,乃能琴瑟和谐”。有此难度,无怪乎难以流传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