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资管“后时代”,银行理财七大变化

 孟溪ProbeT连山 2018-12-29

  长沙晚报记者 陈登辉

  对于银行理财来说,2018年无疑是极具变化的一年。随着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打破刚兑、保本理财退出、1万元理财问世等等,让这个与普通投资者关系非常紧密的投资领域面貌一新。

  2018年4月27日,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资管新规”)。资管新规对于银行理财带来的影响,主要在于打破理财产品长期以来的刚性兑付,让产品向净值化转型,投资者自负盈亏,防止银行资金池行为,其核心思想还是防范银行体系风险。

  业内认为,资管新规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使我国的大资管行业迎来全面重构的时代,而与普通投资者关系最为紧密的银行理财,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变化之一

  理财产品发行数量呈下降趋势

  资管新规的出台,要求各大银行调整原有的理财产品结构,从而导致发行数量的变化。2017年下半年是近年来银行理财发行量的高峰期,虽然近年来发行增速放缓,但是数量还是上升的。但是资管新规发布以来,银行理财在改革的过程中变得比较谨慎,理财产品数量开始呈现下滑趋势。

  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9月和10月为近一年来发行量最低的两个月,其中10月发行量为9330款,同比下降8.2%,近一年来首次跌至1万款以下。预计2018年理财规模增长也将明显放缓。

  变化之二

  保本理财产品占比下降

  资管新规意见稿要求,银行不得发行表内理财,这也意味着保本理财要逐步退出理财市场。融360监测的数据显示,去年11月保本理财占比为32.33%,自今年4月份开始持续下降,到今年三季度,保本理财占比仅为26.15%,近一年下降了6.29个百分点。

  银行理财不再保本,投资者要自负盈亏,这也意味着要提升自己的风险意识,不能再闭着眼睛买理财产品了。尤其是理财子公司成立之后,理财产品允许直接投资证券市场,虽然有可能博取较高的收益,但是风险也是显而易见的。

  变化之三

  短期理财加速退出市场

  新规意见稿要求,90天(3个月)内封闭式理财要逐步退出市场。新规发布以后,3个月内短期理财占比迅速下降,由去年11月份的36%持续降至今年6月的21.19%,近一年下降了13.93个百分点,降幅比保本理财要大。

  这一变化,与打破刚性兑付的措施一起,进一步限制了短期投机性的理财产品,有助于形成“良币驱逐劣币”的局面。同时,这也有利于改善金融机构和老百姓的投资习惯,引导市场更加注重长期、真实的投资机会,减少短期的盲目投机和资产泡沫。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短期理财产品就没有了。未来金融机构将对理财产品实行净值化管理,如果要开展短期投资,投资者未来可以考虑开放式净值型产品。

  变化之四

  净值型理财逐渐增加

  新规意见稿要求,理财产品要向净值化转型,也就意味着以后所有的预期收益类产品都要转化为净值型产品。今年4月份之前净值型产品发行量相对偏低,月发行量在120款以内,不过5月份之后增长明显,月发行量在150款以上,其中8月和10月增长至200款以上。不过目前净值型产品的基数仍然太小,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的步伐有待加快。

  变化之五

  结构性存款大幅增长

  11月发布的资管新规意见稿指出,保本理财要退出市场,但是保守型投资者的理财需求仍然不减;另一方面,银行存款增速下滑,揽储压力也越来越大。于是,银行借道保本的结构性存款揽储,今年上半年结构性存款迎来了爆发期,规模大幅增长。

  据央行公布的数据,今年三季度,全国中资银行的结构性存款规模为101241.85亿元,环比增长1.06%,同比则大幅增长45.7%。

  变化之六

  理财门槛降至1万元

  7月20日发行的银行理财细则意见稿中指出,理财门槛将降至1万元,9月28日的正式稿件确认了这一点。国庆节过后,长沙开始出现1万元理财产品。农行、建行、中行、招行、交行、浦发等十多家银行宣布,将部分理财产品的投资门槛由5万元大幅下调到1万元。而且这些降门槛的理财产品之中,还有不少是“T+0”,投资者操作起来更加轻松简便。

  变化之七

  多家银行拟设立理财子公司

  12月2日,历经长达45天的征求意见,《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正式对外发布。

  管理办法相比此前的征求意见稿,主要在股权管理、自有资金投资、内控隔离和交易管控三个方面做出了修改和完善。管理办法中,公募理财产品可投资于股市以及不设销售起点、首次购买不用柜台面签等一系列利好变化获得投资者点赞,被指“诚意十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