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拒绝平庸:我们如何科学用脑,实现高质量的勤奋呢?

 涓消水流成大海 2018-12-29

“我算是活明白了。”

后台有位小伙子,向小编倾诉了他近些年来不得志的事情:

他在大四那年很努力地复习考研,但最终还是落榜;

后来参加工作了,却发现职场上有很多东西是他努力不来的……

“都怪我太笨了!所以无论怎么努力都只可能沦为平庸之辈,过着这样碌碌无为的一生了对吧?”

这位小伙伴的话,让小编想到一个人:

他曾患有阅读障碍症,同普通人相比,识字能力和记忆力要差非常多,更别提正常阅读书籍了。

原本注定一生平庸的他,却没有放弃,开始学习大脑科学和心理学;

运用自己独创的记忆机制学习法,克服了自己的障碍。

并且从32岁起开始大量读书,用13个月的时间,阅读了上百本商务、经济、心理学领域相关图书。

再后来,他成了日本脑科学界的大咖。

鉴于此,小编觉得,一个人的平庸与否更多取决于后天的努力;

表明一个正在慢慢变平庸的迹象,或许只有一个:

不懂得科学用脑,以低质量的勤奋不断麻痹自己。


那我们如何科学用脑,实现高质量的勤奋呢?

没错,小编刚才介绍的那个人,可能会帮助到大家!

他就是《不知不觉让头脑变聪明的小习惯》的作者:园善博。

今天,园善博分别从记忆力、理解力、专注力、发散力出发;

教我们通过一些极其简单且易操作的方法,让我们学会科学用脑,提高工作学习效率。

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1、寻找关联性法,让大脑记忆力倍增。

不用多说,记忆力对我们的生活实在是太重要啦~

老是忘事儿、记不住知识点,会给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很多的不便之处。

而关于大脑记忆力的提高,园善博有一个超厉害的训练方法:寻找关联性法。

园善博解释,因为相比死记硬背,具有关联性的趣味记忆更容易停留在我们的大脑当中。

对此,他还举了一个相关例子:

比如,在记忆历史年份时,可以采用年代的谐音法,通过寻找某种规律上的关联,来轻松记忆。

比如,1857年印度民族起义,我们可以利用谐音想到“一把武器”。

这样比直接记住“1857年是印度民族起义的年份”,要容易记牢得多。

不过关键是,我们如何寻找信息间的关联性呢?

尽可能多地尝试列举出与想要记住的事物相关的信息,拥有信息越多,就越容易提取到相应的记忆。

比如,想要记住一个地名,就可以把那个地方的气候、植被分布情况等信息都收集起来记忆。


2、想要掌握归纳能力,先来收拾桌子吧。

“天呐,我现在脑子跟浆糊似的!”

“等我理理,好乱哦!”

相信每个人或多或少在工作或者学习中,会遇到上述这般大脑混乱,无从下手的状况吧。

对此,园善博说,这是我们的归纳能力有待提高了~

“想要提高归纳能力,最便捷的方式不外乎收拾抽屉和桌面了。”

园善博给的方法是:收拾桌子。

拒绝平庸:我们如何科学用脑,实现高质量的勤奋呢?

他表示,在归纳整理的过程中,要时刻意识到以下三个要素:

(1)收纳过程中要明确目标。

当没有目标或者目标不够明确时,我们大脑对信息会处于一种“未归纳状态”,导致效率低下。

比如,收纳时,或许很多人都会无意识地将“收拾干净”“一目了然”作为目标。

但这其实是不正确的,特别是在收拾公司抽屉和桌面时;

仔细想想,我们做收纳的目的应该是:

“很快能找到必要的东西,保持一个清新舒爽的工作状态。”

拒绝平庸:我们如何科学用脑,实现高质量的勤奋呢?

(2)设定规则。

像第一条说的,如果仅以“收拾干净”为目标,那如果我们把常用的笔和便笺放在了抽屉深处,反而对工作造成了不便。

鉴于此,我们就需要开始设定一些规则:

1. 把最常用的使用之物放在抽屉最接近手边的位置。

2. 丢掉三个月以上没有用过的东西。

(3) 分类处理。

作者说,在收纳时,做好分类处理也非常重要。

比如,上面所说的要将使用频率高的放在手边,那我们就得以“使用频率”来做一个分类处理。


3、多想象,可以强化理解力。

关于理解力,作者有个很新奇的观点。

他认为,理解能力越强的人,越会做出种种想象。

比如说,当有新信息进入大脑时,理解力越好的人不会盲目地接收信息,他们会预测接下来事情发展的走向:

“它应该是这种意思?”

“它会不会和其他信息有某种关联呢?”

拒绝平庸:我们如何科学用脑,实现高质量的勤奋呢?

因此,作者要我们随时随地训练自己的想象力,让大脑来次自由旅行。

比如:可以放一段轻音乐,闭上眼随着音乐去感受、想象场景;

或是看完一部电视剧之后,沿着自己的思路继续想象之旅~


4、通过环境因素和时间制约提高专注力。

小编觉得,专注力可以说是我们工作或学习中C位般的存在了!

有了专注力,我们的效率就蹭蹭上去啦~

关于关注力的提高,作者有两个训练方法传授:

(1)利用环境因素。

不难猜想,作者所说的环境因素是指,我们需要为自己营造一个不会被打扰的安静环境。

不过,或许有一部分人会说:“比起安静的办公室,我在稍微有些吵闹的咖啡馆里工作效率更高一些。”

拒绝平庸:我们如何科学用脑,实现高质量的勤奋呢?

这是因为“旁观效果”——

由于周围的视线带来的紧张感,而使得专注力提高。

所以环境因素因人而异,选择自己合适的就好啦~

(2) 时间制约。

“时间越紧迫,效率会更高。”

相信大家对这作者的这句话都深有体会吧。

往往被“截止时间”追着跑的时候,是我们工作效率最高的时候。

因此,利用时间制约是提高专注力最快捷的方式。

所以他建议我们,要在事先提前安排好时间,比如“一个小时内完成xx”、“一上午完成xx”……

如此一来,就能集中精力更专注地完成了~

余秋雨曾这样感慨过:

“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

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

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

那是不是也可以理解为

每天读书的大家

一点都不平庸呢~

拒绝平庸:我们如何科学用脑,实现高质量的勤奋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