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干货:聊一聊浮漂的剩余浮力,跟你想的,完全不一样

 nmcd350 2018-12-29

剩余浮力

我大概平均一两天,就能看到有钓友,用这个词为调漂中的灵与顿做注解,继续误导其他人,实际上错的离谱。忍不住,今天我们就把这个词扒开了讲一讲,争取让大家看完以后醍醐灌顶、豁然开朗,发出一声:卧槽,原来是这样!

一,这个词的由来

最初这个词不是我们钓鱼圈的,是潜艇系统理论中的,这个我们不做延伸。后来呢,大概是由程宁先生引入到台钓调漂理论中的,此人非常牛逼,本文也不做延伸,随着程宁大师的《试论竞技钓鲫法》在《中国钓鱼》的发表,这个词传遍大江南北钓鱼人。

干货:聊一聊浮漂的剩余浮力,跟你想的,完全不一样

1982

二,这个词的全称及本意?

答:剩余浮力,全称是“剩余设计浮力”,本意讲的是——浮漂调好后,水面上还有一部分漂尾没有入水,因此浮漂水下部分的浮力,并没有达到浮漂设计的最大浮力。

水面上这一部分漂尾所能产生的浮力,称为剩余设计浮力,简称剩余浮力。

6字全称毫无问题,但是这一简称,却充满了字面意义上的极大误导性。

打个比方:浮漂设计吃铅量2克,共计10目,现在调5目,那么很显然,我们的浮漂劲还没用完,你可以加铅,也可以加饵——所以,剩余浮力,讲的是一个剩余承载力的故事。

调5目,那么这支浮漂,最多还能承受压5目的饵料,这是在钓浮的情况下。实际上,剩余浮力这个词,也仅仅在钓浮时有用,钓底跟它半毛钱关系也没有。为什么?请往下看:

干货:聊一聊浮漂的剩余浮力,跟你想的,完全不一样

三,剩余浮力对我们钓鱼有什么用?

答:没什么用。

浮漂调好调目之后,浮力与重力二力平衡所有向下的重力(浮漂整体、水线、铅皮座、铅皮、8字环、子线、双钩都有重量)等同于所有向上的浮力(浮漂入水部分、水线、铅皮座、铅皮、8字环、子线、双钩,只要入水,都产生浮力)。

不存在一个向上的什么剩余浮力,认为有这个剩余浮力在时刻产生作用的,回去翻翻初中物理课本——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合力为零。

只有在钓浮的时候,剩余浮力,有那么点微微的指导作用:比如我浮钓鲫鱼,拉饵不可能拉很大,那么设置调目的时候,剩余浮力就不需要很大,调个3-4目就行了。但是我浮钓鲢鳙,就不一样了,这时候,剩余浮力就要搞大点,不然承载不住饵重。

明白了吗,剩余浮力,讲得就是一个承载力的故事!

干货:聊一聊浮漂的剩余浮力,跟你想的,完全不一样

剩余浮力

四,鲫小难你讲得不对,剩余浮力是在鱼吃饵瞬间起作用的!

到这里,终于讲到大家最纠结的点了:浮漂露出的目数,到底对鱼的吃口表现,有没有影响?

1,我们先说钓浮。

同样的线组、浮漂、饵料大小也一样,假设双饵压2目。那么调3目,挂双饵钓浮,浮漂就变成1目了对不对?

另外一组情况,一切相同,我们只把铅皮剪去一点,变成调10目,挂双饵依然钓浮,这时候浮漂变成8目对不对?

同样是钓浮,调3钓1对比调10钓8,谁灵敏?

或者换句话问:一条鱼吸了一口,哪只浮漂向下移动的多?

干货:聊一聊浮漂的剩余浮力,跟你想的,完全不一样

同一支浮漂,调3和调10,区别在于重量减轻了

必然是调10钓8向下移动的多,因为调10钓8的时候,我们剪了铅皮,漂线钩饵所组成的系统,整体质量比调3钓1时变轻了。同样的一脚,踹一个胖子和踹一个瘦子,哪个被你踹飞了?

答案是瘦子——这是很简单的一个道理。你要讲专业的,那我就摆出:F=ma。

钓浮时,漂相大小的本质是:谁重量轻,谁移动多,对应的漂相越明显。

这也是“小鱼用小漂,大鱼用大漂”的原因之一。

干货:聊一聊浮漂的剩余浮力,跟你想的,完全不一样

漂相成因

跟剩余浮力有关系吗?

没有!

有一个8目的向上牵引力,拖拽着线组,造成鱼吸入阻力大吗?

没有!

鱼吸一口,浮漂下沉1目就产生对应一目的浮力(也就是阻力),下沉2目就产生对应2目的阻力。

确实,鱼要是一口把8目全拉下去,那么阻力真的挺大的。但实际上呢,没有这样的鱼,也没有这样的钓鱼人——下沉2目的时候,你就已经提竿了!

2,再来说说钓底

钓底的情况要稍微复杂点,因为涉及双饵相对地面的几种不同状态。但也是压根与剩余浮力没有半毛钱关系。

实际上,漂相的大小,就是一个最最简单的物理原理——同样情况下,鱼给一口力,谁轻谁移动距离大。

这也是冬季鱼口轻,我们用小漂、小钩、细线的一个原因——因为鱼给的那口力小了,我们不得已,只好自己减轻漂线钩饵的系统质量。

同样,这也是很多人用细尾漂的原因,鱼给了一口力,1.0mm直径的正常尾浮漂下沉1目,0.5mm直径的细尾漂,可能会下沉2目(排水体积要与1.0相同)

五,综上,忘了剩余浮力,因为从来也没有剩余浮力。

调漂的灵与顿,钓浮的时候只与钩漂线饵的系统总质量有关。钓底时候,稍微复杂一点点,感兴趣的话,我们下期写个小文,简单讲讲。

六,留个问题,大家感兴趣可以讨论讨论:既然调高为灵,那么为什么日常钓鱼过程中,反而都在调0-5目居多呢?

希望大家多多讨论,做做思维训练也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