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发现,在现在的乒乓球馆里。很多人都是直板高手。在这个横板天下里,直板依旧大有人在。 在现在球馆里,年轻一代,也就是说30岁以下的,几乎全是横板。很少见到直板高手。主要是差不多就是90后一批,当年一代人,有张继科,马龙,陈玘,等人伴随着,教练当初贯彻就是未来是横板的天下。 那么,在中年以及老年选手这一批上,几乎全是直板。 为啥,主要是一般30-50这一代人,当年跟刘国梁,马琳差不多是一个时代的。当年的,马琳,刘国梁,创造了大量直板粉丝。所以,对于现在中年一代,打直板的居多! 对于50-65这属于老年一代人了。在现在的乒乓球馆里,大爷,大妈,是主要常见人员。 毕竟现在生活好了,退休了, 没事就打打乒乓球,运动运动。而且打乒乓球安全啊,不容易摔倒,而且运动量合适。所以,有句话说:来中国乒乓球馆,大爷分分钟让你捡球! 那么,现在特别是作为中年一代,嗯,就是40-50岁之间的很多球友,都在为自己水平而寻求办法。对此,以下是我个人对如何增长直板技术的看法以及建议: 作为传统直板,很多中年球友并不喜欢现在的直板横打技术。依旧坚持着直板退档技术。为什么,额,这还是因为马琳,刘国梁。在马琳手中,传统直板技术08年北京奥运会达到了一个巅峰。 首先第一点:清晰认清楚,传统直板技术练好了,照样前程似锦。比如中国西北的业余球王,好像也是直板。很多横板高手照样干不过。那么,成为业余直板高手的第一步: 找准自己的毛病! 很多中年球友,都觉得直板有个 反手薄弱的缺点,不好去接发球。然后平时也拼命练习,但是多年过去了,技术反而还下降了。 有人问为什么呢,球友回到说,”体力跟不上了。很多球,侧身,侧不动了。跑不了全台”。对此,我只想说,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就像为何又有那么多直板高手呢?主要还是肯去思考自己不足,照着一个方向前进。 直板技术,前三板是主要。得,很简单,就发球抢拉,或者接发球后,能不能控短,能不能,防下对手第一板的拉球? 如果你自己拉球,特别是拉下旋球不行。就去增加自己侧身爆冲的能力。直板选手,很多时候得分,还是得侧身强拉才行。 第二:防守技术。 作为直板传统技术,退挡是个技术活。看业余直板高手打球,除了抢拉外,退挡技术非常好。也就是说,能把对手防得住。 你一个直板,一般你对手都会往你反手打,或者拉。那么,你发球,就发一般,然后劈长到你对手反手位置,让他侧身,或者反手拉上来,然后你直接推他正手大角度。 如果你反手退档技术不行,练习方法: 建议平时练球的时候,让一个人拉,你就专门练习近台退挡的能力。把球,挡回去后 就可以慢慢的控制自己防守的角度,以及位置落点。 第三:摆短技术,俗称搓球。 因为直板的握拍方面 ,手指用力发力多,所以一般来说,直板选手的摆短都可以。因为传统直板,没有反拉技术。那么在接对手发球时候 主要还是依靠摆短技术,去转变自己的弱势。 练习方法:平时让你对友发球,你去接不同位置,速度,旋转的球,尽量控制住自己手腕,控制球在台内。不出台,对手只能回摆,然后你侧身爆冲。 第三,因为直板技术有缺陷,所以得靠发球来弥补不足! 首先,传统直板,可以参照王皓当年的发球:就勾手发球,这个勾手发球是目前业余球友中,吃发球最多的一种发球。除此之外,发短的不转球:许昕就经常发,然后对手回摆冒高,许昕直接上步挑打得分。 所以,对于想提高自己直板技术球友,你这个发球,是否可以发5种及以上的球。 直板谁说不行了,说不定等我们到了60岁后,照样得打直板了。毕竟,直板好控球,控落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