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庭关系调解中,有一类矛盾产生于兄弟姐妹之间。总的来说,兄弟姐妹之间的矛盾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兄弟姐妹之间的财产纠纷,另一类是兄弟姐妹之间的赡养纠纷。从根本上说,这两类矛盾都和钱有关。 财产纠纷自然不必说是夺利,赡养纠纷表面上看是避责,实际上也是为钱,想省钱或者不出钱。 据说朱子提出过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是儒家的基本道德要求,孝悌排在第一位。我们来看兄弟姐妹矛盾的两种类型恰恰就是违背了最重要了两点,所以凡是兄弟姐妹来调解的案例中必有斤斤计较、见利忘义之人。对父母兄弟尚能如此,何况外人乎? 上面,我们分析了兄弟姐妹之间的矛盾类型和其产生的根源。下面,我们来讲讲如何有效避免这种纷争的发生。 前不久,我接触到了一个案例。案情大致是这样的:十几年前五兄妹中的一位妹妹用父亲的指标买了一套房,现在父亲去世了,关于这套房的产权兄弟姐妹始终达不成一致。出钱买房的妹妹说,房子应该归她,她可以补一定差价给其他兄弟姐妹。补多少呢?当时的指标指标值多少钱就补多少。 这个方案一提出,有赞成的,也有几位不赞成的。赞成的认为,妹妹这样可以了,兄弟姐妹亲情难得,再说如果妹妹不出钱,这个指标也是浪费,当时其他兄弟姐妹都没钱。不赞成的认为,妹妹这样占了很大便宜,指标应属于兄弟姐妹五人的,现在房产升值这么多,补当时的差价太便宜妹妹了。他们提出,由其他几位兄弟姐妹支付完妹妹当时的购房款再来平分房产。妹妹显然不同意这种方案,她认为钱是她一个人出的其他兄弟姐妹坐享其成。其实,这里面的核心问题是资产溢价问题,其他兄弟姐妹想享受妹妹当初购房款的溢价,他们认为妹妹这个投资机会是父亲给的,没这个机会妹妹不可能买到指标房。客观的说,妹妹如果可以支付指标价值的溢价给其他兄弟姐妹平分也是可以的,但妹妹也不是很愿意,即使愿意其他兄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