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8年,为什么这些国外巨头在中国走不动了?

 Lesley_cc 2018-12-30

来源:投中网 作者:王闪

2018年,为什么这些国外巨头在中国走不动了?

被传了小半年的停产传闻,终于在2018年的最后一个月得到石锤。据《天津日报》报道,天津三星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将于12月31日正式停产,该厂主要负责三星部分手机的生产制造。虽然三星一再强调中国市场对其依旧非常重要,称此次只是调整部分产品结构,但仍免不了被媒体解读为手机业务将“淡出”中国市场。这也不能怪媒体如此评价,自从2016年三星Note 7爆炸事件发生后,业绩大幅下滑,辛苦用了近10年时间才超过20%的市场份额,只用了5年,就降至不足1%。显然,三星在中国手机市场已经被边缘化。

话虽如此,相比较其他在华的外资巨头,三星的命运或许还是要好一些。三星好歹还在挣扎之中有气可喘,以求他日翻身,而一些国外品牌已经上气不接下气,甚至有的在中国市场已然“断气”。

从大众所熟知的LG手机、索尼手机、夏普手机、奥林巴斯、乐天玛特、家乐福、菲亚特、日本铃木,再到美国百年百货巨头梅西百货、英国零售巨头马莎百货,以及英国高街服饰零售商NEW LOOK、鞋履品牌Nine West等,这些曾经在中国市场风光一时的国外品牌,在2018年衰的衰、卖的卖、撤的撤、败的败。用中国的老话讲这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或许他们到如今也没有想明白,为何变化会如此之快。虽说是“温水煮青蛙”,但是这水开的也有点太快。

其实,早就有投资人在公开场合提醒过大家,如今的中国市场早就是”三年河东,三年河西“了。

2018遭受“水逆”的外企

经过投中网梳理发现,近年来,因业绩亏损或企业发展策略调整,虽然时不时的都会有外国品牌宣布退出中国市场,但像2018年如此多的状况并不多见。此景让人不禁想问,这些正遭受“水逆”的外资品牌到底怎么了?

不少行业分析人士以及观察者告诉投中网,“近年来,中国企业的崛起以及国内经济的发展,对外企的发展形成了很大程度的挑战,2018年尤甚。”

除了三星在天津的工厂停产手机,12月4日,美国百年百货巨头梅西百货在中国发布撤店通告;10月14日,多家媒体曝出,在乐天玛特拟在2018年年内彻底关店;9月4日,日本铃木及铃木中国将分别持有的长安铃木40%和10%股份以1元人民币出售给了长安汽车;2018年以来,家乐福因业绩愈发糟糕而多次传出退出中国;2018年年初,英国零售巨头马莎百货关闭天猫旗舰店,退出中国已进入倒计时……

对于已经让人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无法割舍的手机来说,或许大家的感受会更为明显。

摩托罗拉、三星、LG、索尼、夏普……这些曾经大家耳熟能详的手机品牌,如今在国内除了被联想收购企图东山再起的摩托罗拉,以及日落西山的三星,其他品牌在国内市场几乎已经销声匿迹。即便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手机巨头苹果,如今在中国市场也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销量挑战。

2018年第三季度,曾在中国市场领先多年的苹果出货量跌出前五,市场份额低于10%。国产手机品牌VO、华为、小米的强势崛起,更是让三星的市场份额衰落到不足1%,着实让人唏嘘。再加上其关闭贡献在华三分之一生产量的天津工厂,有偏激者直言,三星手机退出中国市场是早晚的事。

三星的失利、苹果手机销量连年下滑,虽只是个例,但这背后折射出了中国市场竞争的激烈与残酷。要知道,中国企业崛起的势头已不容小觑,特别是近些年来新经济的快速发展,让一批年轻的中国企业崭露头角。

根据投中研究院统计,截至2018年11月末,全球中国企业有290家成功登录A股、港股以及美股市场,12月份将有不低于20家中国企业上市。

”三年河东,三年河西“的市场竞争格局变化,绝非只是说说而已。

外来的和尚不一定能念好经

老话说“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外企进入中国市场初始,因国内市场竞争尚不充分,那时外企无论是在管理、技术研发以及产品等方面都占据很大的优势,而中国本土的多数企业还处于探索期,“摸着石头过河”成为当时国产品牌的普遍现象。

随着中国市场的不断发展壮大,中国企业抓住了时代的机遇逐渐崛起,众多企业不仅在中国本土市场,甚至在全球市场也开始崭露锋芒。

而在中国市场,不少外国品牌无论是经营模式、对市场的定位分析、产品选择、受众群体判断等方面,均未能根据中国经济和市场发展的实际情况做出清晰地判断和及时的迭代更新。正所谓此消彼长,越来越多的外企因固步自封的发展态度,在几十年甚至百年传统经营和发展思维的左右下,战略调整跟不上市场变化的步伐,业绩衰落、市场份额下滑,无可避免的被其他企业所赶超。

在中国市场转型升级以及中国企业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中,如果外来企业没有做到足够本土化、迎合中国消费市场的特征,那么中国市场能给与他们的机会将变得越来越少。

反观国产品牌的发展,则是另外一番景象。在国家对民营经济不断加大扶持力度的背景下,中国的市场环境越发趋于良性循环,市场转型、消费升级、国产品牌越发注重创新和研发,让众多国产品牌在2018年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正如张瑞敏所讲,“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无法紧随时代的脚步,抓住市场变化的机遇,等待你的只有离去。

结语

2018年的冬天还未过去,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的中国市场竞争会更加激烈。在新一轮的消费升级过程中,中国新兴消费群体的潜力不容小觑,很多以往高高在上的国外品牌,近年来已经开始放下身段,结合中国年青一代的消费特征,借力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势头,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市场战略和产品定位,以求取得新的市场增长点。

近年来互联网上流传非常广的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没有任何一个企业强大到不可被挑战,也没有一个企业弱小到不可去竞争,这个时代、这块土地留给了包括所有中国企业在内的全球所有有志者超车的机会”,送给所有想要抓住中国市场的挑战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