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气不疏,人体的气乱了,这就造成了现代人什么怪病都会发,肿瘤癌症成多发,特别是压力太大、经常发火或经常心藏怒火,则肝气郁滞,而气滞则血瘀。 如果平时常见以下症状,那就说明肝气不舒了: 头晕,耳鸣,眼睛红; 口苦,口干; 胸闷,两肋胀痛; 脾胃胀饱,嗳气,返酸水; 长期情绪不好,特别容易郁闷; 总觉得不舒服不开心。 肝脏有2怕 1、怕熬 熬夜,是导致肝火旺的一个重要因素。 熬夜伤阴,身体就没有补偿的机会,只能不断地提调肝肾之阴。这就导致了肝火大,同时危害健康的情况。 所以,日常尽快少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亦可降肝火。 2、怕郁 中医讲:肝主谋虑,主疏泻。 如果一个人郁闷了,慢慢会郁出病来,先从肝起,然后至胆至脾,至胃至生物钟的严重紊乱。 长此以往,容易导致'肝郁',使肝气横逆,肝阳上亢,伤害肝脏。 3点告诉你如何降肝火,排肝郁! 1. 食疗:桑葚糯米粥 食材:桑葚40克、糯米80克、冰糖适量。 做法:将食材清洗干净。将清洗干净的食材放入锅中煮熟,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的冰糖即可。 食疗功效:滋补肝肾,养血。每天空腹食用。可用于烦热赢瘦等症的辅助食疗。 2. 膏方:七皇草护苷膏 材料:主料由蜂蜜、栀子、鱼腥草、枳椇子、葛根、野菊花、大枣、枸杞子、佛手、决明子、玉米须等配成。组方经过七大工序,64倍高度浓缩,最后加以蜂蜜熬制而成。 用法:每日早晚冲泡一次,每次取10ml左右,加入100ml左右温开水,搅拌后即可食用。 功效:肝脏亏损、肝火旺、气血不足、肝功能下降,以及由此引起的脂肪肝酒精肝等,均可以进补此方,能有效促使肝脏虚弱者恢复健康,增强体质,改善身体状况。 3. 穴位:三阴交穴、阴包穴 1、三阴交穴 位置: 小腿内侧,脚踝骨的最高点往上三寸处。 功效:养肝护肝,防治脾胃虚弱、腹胀腹泻、消化不良等症状。 2、阴包穴 位置:在大腿内侧,当股骨上髁上4寸,股内肌与缝匠肌之间。 功效:肝经上重要腧穴之一,收引水湿,肝经的水湿之气在此为云集之状。 3点日常注意要牢记心间! 远离油腻 适当地摄入含脂肪的食物可以供给人体能量,维持正常生理功能。但是一旦脂肪摄入过量就会使肝胆负荷过重,久而久之,会让脂肪堆积在肝细胞内代谢不出去,造成脂肪肝。千万不要小看脂肪肝,一旦形成脂肪肝,肝脏的功能就会直线下降,还会衍生出胆囊的各种疾病以及全身代谢障碍,可谓百病之源。 适度用眼 用眼过度是现代人肝气虚弱的又一重大原因。肝脏贮藏着丰富的血液,其主要作用就是保持眼睛的明亮。长期看电视、打电脑、玩手机很容易用眼过度,从而导致肝血不足。而最方便的养肝法其实就是闭目养神,眼神放光,肝气自足。平时忙于工作时,一定要抽空看看远方和绿色的植物,以放松眼睛,提升肝气。 心情舒畅 肝脏的特性就是主疏泄,喜条达,恶抑郁。人只要一生气,就会产生两侧肋部胀痛,也就是所谓的'气的肝疼',严重者还会影响双侧乳腺和颈部的甲状腺,造成这两个部位的肿块,对女性朋友更会造成月经不调和睡眠障碍。所以,要养肝,开心、舒心、不堵心是最最重要的。多多参加娱乐活动,放松心情,都是良好的疏肝方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