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上朝时,“汉朝坐、宋朝站、清朝跪”,这是文明在倒退吗?

 潇潇雨ekg9m5f4 2018-12-31

古代上朝时,“汉朝坐、宋朝站、清朝跪”,这是文明在倒退吗?

想必孔子这个大家各位应该都很熟悉,他主张以礼安国,古代的朝廷也有很多地方礼节是得到他的建议。比如像古代上朝退朝时都要叩拜皇帝以示尊敬,否则就是亵渎礼数,对皇帝不敬,重则杀头问斩;在太监替皇帝传递圣旨的时候,接圣旨的人必须当做皇帝亲临,俯首叩拜直至宣读圣旨完毕,最后双手接过圣旨。但是在夏商周时期或者一些较早的时期,皇帝和大臣之间的关系,并没有那么气氛紧张,反而君臣之间还是有一些友善情谊的。

相信许多人日常也看过很多宫廷剧,那么大家有没有发现电视剧里面一个有趣的现象呢?在一些明清的电视剧之中,大臣们面见皇帝的时候,是必须要行下跪之礼的;并且附有口号:五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到了唐朝宋朝的时候,大臣面对圣上的礼节简化了很多,大臣们只需要站着面圣就可以了,在秦汉时期,朝中大臣的待遇更是好了一些,在早上上朝的时候可以坐在地上了;而这一系列的礼仪制度的改变完善,从坐着到站着最后到跪着,这样的君臣礼仪,是文明的进步还是倒退呢?接下来小编带着大家来考证思考一下。

首先来说秦汉时期,因为之前发生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发生过后各国的君王对自己手下的臣子都是礼让三分的,那个时期的政治理念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君与士大夫共同治国”,在处理君臣关系的时候,很多时候依照这个基础,其中像一些重要的职位,比如之前的司徒、司空、丞相、太尉这样的职位,在出现意见分歧的时候基本可以跟皇帝的权利持平了。

再来说说汉惠帝时期的丞相曹参,他在处理政事的时候,就有一些擅自专权,有些时候对皇帝的口谕命令不当一回事,做起事来执行力也是很差的。因此,汉惠帝不止一次的批评过曹参这样“不作为”的态度,曹参不仅没有察觉到自己的问题,反而觉得的是因为汉惠帝和自己的能力,都不如前朝的刘邦和萧何,这让汉惠帝无言以对也是敢怒不敢言。从这也可以看出,在汉朝一些大臣政要的地位是很高的,基本上可以和君王平起平坐,甚至是傲视君王。

唐宋时期皇帝总结之前朝代的不足,废除“三公”等职位,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只留了几个人在皇帝面前有资格坐着,其他人都是必须要站着上朝的,并且唐宋时期的皇帝广纳忠言,像魏征这样的大臣,而且李世民对他的直言进谏也不反感。明清时期的主奴观念是很强的,这样的观念不可避免的发展到了朝堂之上,让百官大臣都以奴的身份自处,这个时期的大臣必须跪拜皇帝以示尊敬!

在封建社会中,不管大臣或是平民百姓都生活得很小心,因为那是一个帝王权利不容挑战的年代。但是现代社会的文明程度也是通过继承良好的古代文化升华而成的,感谢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祝我们的祖国愈发强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