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清两朝最大得区别是什么?

 松竹同音 2018-12-31

  明清是距离今天最近的两个王朝,深度谈论,似也无更多禁忌,所以也就有了各种奇葩的观点。

  明朝从1368年朱元璋称帝,到1644年崇祯帝上吊,存在了276年。清朝从1644年多尔衮占领北京,到1912年溥仪退位,存在了268年。这里将南明与后金都自动忽略。

  明清都是皇帝的集权统治,但其体制是有很大区别的。这也是造成了世人对两代皇帝的印象的不同。

  明代皇帝更像是个集团董事长,并不凡事亲力亲为。当然也有积极参与日常管理的,如朱元璋、朱棣这类创业型,也有朱由检这种面对濒临破产的危机型。相反也有如朱厚熜、朱翊钧这类开董事会都不去参加,派几个服务员去听风的。

  清代皇帝更像个董事长兼CEO兼总裁,“黎明即起、万机待理、事必躬亲、子孙永志”。本来有几个副总裁的职位(大学士),干脆作为资深元老的福利待遇。另外成立个执行委员会(军机处),总经理亲自领着研究处置日常工作。所以从外表看,这种企业家似乎很敬业。

  再来看网上经常用来嘲笑明代皇帝的几个典故,朱元璋大杀功臣、朱棣造反篡位、朱高炽是个胖猪窝囊废、朱瞻基就爱斗蛐蛐、朱祁镇当过俘虏、朱见深恋母情结、朱祐樘一夫一妻但没教育好孩子、朱厚照是问题少年、朱厚熜迷信炼丹、朱载垕被女色掏空了、朱翊钧懒非常懒不上班、朱常洛吃错药、朱由校是八级木匠,剩下三个悲情皇帝,反而被认为正常些:朱允炆、朱祁钰、朱由检。网上还有信誓旦旦的“历史贴士”——明代十六位皇帝的奇葩人生。我留言过,那是不了解十六国南北朝那些皇帝。

  评价一个王朝,要综合看社会、经济、科技、民生,而不仅仅是皇帝本人。

  对比明代皇帝这些故事,清代皇帝也并非多么“圣人”。福临忘恩负义、康熙是稳定基业的人,但没有处理好后事,胤禛勤奋但苛刻、弘历好大喜功的富三代且长期大量破坏珍贵文物,颙琰真平庸、旻宁假简朴、奕詝四春娘娘、之后三个皇帝都活在慈禧老太太的阴影下,每人做了一件大事,载淳下令杀了安德海、载湉百日维新失败、溥仪被抱着宣布退位。

  这两段只是调侃了,同样当不得真。事必躬亲的出镜率,并不是评价古代皇帝明君昏君的标准。一位不折腾的皇帝,就是个合格的皇帝。

  补充一句,清代的文字狱是一种严重的思想倒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