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辛弃疾酒后旷世之作,表现手法新颖奇崛,后人无法模仿

 潇潇雨ekg9m5f4 2018-12-31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人。南宋豪放派词人、爱国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生于金国,父亲在金国为官,可是希望辛弃疾能将来能够归顺南宋,少年的辛弃疾在金国的疆土,组织起义军抗金,后来辗转归宋,受到宋孝宗的大加赞赏,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九议》,两部备战之策的书籍。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

辛弃疾一生以收复宋朝疆域为志,把抗金国的事业为己任,但是他的命运多舛、雄心壮志难酬。不过他一直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他把自己在政见上的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辛弃疾的词题材广泛,多数都是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的南宋主和派当权者进行有力的抨击。

辛弃疾在退隐山居期间,写首清新淡雅的词,这首词让人耳目一新,在浩如烟海的诗词中,这首词的意境,可以说是手法特别奇绝。

西江月·遣兴

作者宋代:辛弃疾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著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译文

醉酒中我暂且尽情的欢笑,哪有工夫整日发愁?近来我才觉得古人的书本,信了它们一点用也没有。

昨晚我是松树旁醉倒的,我问松树我醉到什么程度,我疑心松枝摆动是要来扶我,连忙用手一推说:“走开”

看了这首诗,我们发现古人的可爱之处,原来醉酒后,我们都一样。记得有个段子说,一位年轻人和多了,和一只流浪狗论起哥们了。辛弃疾也好不到哪去,醉酒之后,竟然和松树说起了话。

不过这首词,充分说明了辛弃疾的心里郁闷,哪有功夫发愁,就说明他本来是满肚愁肠,现在喝酒就忘了,属于借酒消愁,近来发现古人写的书,信了是一点用也没有,这正是辛弃疾一种悲愤的释怀,就是现在我们用书本里的理论来解决实际问题,不头破血流才怪。

下片和松树对话,好像是放荡不羁,没有任何深意的话,那就不是辛弃疾写的词了,因为词的下片,意境要比上片强烈,否则就是头重脚轻了,所以看似和松树的嬉闹,要有深层的意义。

自己醉后摇晃,却以为松树摆动,这是醉态之一。明明是自己扶着松树站起来,却说松树要扶他,这是醉态之二。最后是用手推开松树,命令它走开。表现独立不倚的倔强性格,这是醉态之三。这些醉态写得非常逼真,可谓惟妙惟肖。但这不拘形迹的醉态,实际上也都是表现对当时现实的一种反抗。题目曰“遣兴”,也说明这是抒写情怀。词中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情绪。南宋的主和派颠倒黑白、混淆是非,他和松树的对话,是辛弃疾对他们的暗讽。

此词语言通俗易懂,文字生动活泼,表现手法新颖奇崛,体现了作者晚年清丽淡雅的词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