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猪年说猪:上千年扎好的土猪圈,被洋猪冲开了猪栏

 建安视觉 2018-12-31
  猪年说猪,上千年扎好的土猪圈,被洋猪冲开了猪栏。为了保卫猪圈,“十一五”期间,我国各地共建设79个猪保种场、3个基因库,在全国范围内划定了37个地方猪种保护区。
  野猪是家猪的祖先,家猪是由野猪经过人工长期圈养驯化,选择而来的。世界上野猪可分为两大类,即亚洲野猪与欧洲野猪,而又各分化为许多品种,所以家猪的驯化,无疑是在不同时期于不同地点从不同的品种中产生的。
    目前已知的中国人养猪最早的证据,出现在距今大约9000年的广西桂林甑皮岩遗址早期文化层中。那里出土的猪骨性状,和野生的不同,明显是人工驯养带来的变化。六七千年以前,我国已开始用木栅养猪。到了汉代,已经有人专门从事种猪交配的行当。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市场选择了洋猪,改良猪种在全国推广,饲养中国土猪的人越来越少。
   随着原产于丹麦的长白猪、原产于英国的大约克夏猪,和来自美国的杜洛克猪等品种陆续进入中国,这些被称为杜长大、洋三元的商品猪,迅速占领了中国的猪肉市场和养殖场。与此同时,中国地方品种的母猪迅速减少。
    如今国内食客刁钻的舌头做出了另一种选择。越来越多人开始关心一个问题:现在的猪肉怎么不好吃了呢?对美味的追求,成为一部分食客购买土猪肉的动力。
   土猪打不赢洋猪,一是因为肥,二是因为慢。土猪的瘦肉率只有40%左右,而洋猪瘦肉率可以达到60%。土猪喂一年才能出栏,洋猪6个月就可以。
   我国的土猪,是以前老百姓自己在农村养起来的,在非常艰苦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繁衍千年,传承至今,抵抗不良环境的能力和抗病力都要强一些。而现在引进的洋猪是培育出来的品种,抗逆性就低一点。
  猪的基因多样性对人类还有更多意义,这些基因资源独特且不可再生。专家在2014年就提出,中国本土猪种选育刻不容缓,一些种群在当前看来不一定有太多的价值,但它们关系到动物遗传资源的未来,这就像气候变化一样。遏制家畜遗传多样性的流失,关系到人类发展的未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