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藏行之一,美丽的青藏高原》

 朱家角人 2018-12-31

我们昆明的十位旅友(六男四女,二对夫妻,六位单人。除二人不足70周岁外,其余都在70以上。其中80岁一位,79岁一位,77岁一位,76岁一位。此外,有一位是癌症术后患者,有一位是心脏安了支架的冠心病患者。),于2018.6.15--6.28历时十四天,顺利完成了一次青藏行之旅,深感快乐!深感幸运!

青藏高原上的青藏铁路。(图片来自网络)

青藏高原位于中国的西部,因为它是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所以被称之为世界第三极(除南北二极外)。


据导游介绍:

青藏高原主要有昆仑山、祁连山、唐古拉山及喜马拉雅山等山脉与山系组成,平均海跋在4000米以上。


青藏高原又是黄河、长江、澜沧江、雅鲁藏布江的发源地,为中华民族的生存提供了水的源泉。


青藏高原又有许多高原湖泊,如青海湖、纳木措等,它们是高原上的明珠。


青藏高原不仅有成千上万的牛羊畜牧业,而且还有石油天然气以及多种金属矿藏,只是目前尚未开发。

我们乘坐这架东方航空,由昆明飞往青海省西宁市。

由于机场降落原因,飞机在西宁市郊上空盘旋,尽览祖国的青藏高原。

半小时后,飞机终于降落西宁机场。

根据旅游日程,刚到达西宁第一天下午是自由活动休息,以适应高原气候环境。


导游在车上介绍过:

青海列为中国第四大省,面积仅次于新疆、西藏、内蒙古,人口仅580万。


西宁位于青海的东南部。

西宁是青海的省会,是中国西北的重要边陲重地。


西宁历史文化渊源流长,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绚丽多彩的民俗风情,是青藏高原一颗璀璨的明珠。

下午休息后,我们一行十人,去了市郊不远的西宁北山土楼,俗称北山悬空寺道观。


据说这是全国第二大悬空寺,而第一大悬空寺在山西,名叫浑源悬空寺。

悬空寺道观正门有“阆苑”二字。

道观大门外有“道尊德贵”四字砖雕照壁。

道观之正殿。

悬空寺,是建在山壁上的建筑群,


因为年久失修,山体泥石滑坡,上山道路一度被封,不能亲自到达高处近观而只能在寺内抬头远望。

寺内也有美丽的花木。

这是道观正门外的文物标识石碑。

道观门前,还有一位道士的摊位。

第二天,我们游览了贵德阿什贡国家公园。


贵德国家地质公园,是一个以丹霞地藐为主的地质遗迹的公园景区。


据导游讲:

园区面积大500平方公里,公园内阿什贡七彩峰丛地貌多姿多彩,秀丽壮美。多种多样的地质遗迹反映了地质历史时期青藏高原的演化过程,也记录了黄河的发育史和贵德自然环境的变迁。也是一部自然、历史、地质的教科书。


这是“贵德国家地质公园”的宣传画。

贵德国家地质公园的正门。

青海贵德国家地质公园内的巨石标识(正面)。

青海贵德国家地质公园标识(背面)。

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

一堆石块,欢迎着人们的到来。


我们从西宁市出发往贵德,要经过一个拉脊山燧道,燧道有5000米长,行车8分钟。

丹霞地貌,是一种以红色砂岩为主,由颜色丰富的山石与山坡构成的特殊地貌。


丹霞地貌,在中国有广泛的分布。西北与东南俱有,高原与沿海并存,是一种观赏性很强的自然地质风光。

实际上就是一片丹霞地藐。


进园之前,首先参观了一个“地质博物馆”。



公园很大,我们要乘电瓶车游览。

园内有许多景区,这是“千佛大峡谷”景区。

这是“擎天峡”景区。

园区内,除了山石之外,还有一片湖水,犹似久旱逢甘露一般,滋润了旅行者的心田。

我们团队十人拍摄了第一张集体照。

我们六位男同胞在园区内小憩合影,个个都精神吧。

出园之前,我们还参观了一个“人与自然博物馆”。

在博物馆的最后,有该园总经理撰写的有关人与天堂与地狱的哲理文字。

黄河全长5000多公里,仅次于长江,是中国第二长河。


在中国历史上,黄河沿岸流域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是中华民族最主要的发源地,中国人称其为自己的“母亲河”。


听导游介绍:

多少年来,大多数人都认为黄河水是黄的。其实在黄河上游很长的一段流域中黄河水是非常清澈的。这就是所谓的“天下黄河贵德清”的由来。

当然,贵德黄河清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其上游建造了龙羊峡水电站,电站大坝把上游的泥沙拦截了,下游的水就变清了。




这就是贵德县黄河悬索大桥。

这是贵德黄河清两岸的风光。

第三天,实际上只有上午半天,因为中午要提前到火车站,等待乘上青藏铁路。


按行程,本来应当去参观黄教寺庙塔尔寺,昆明东昇旅行社导游说,因为西藏的寺庙更多,建议在青海改为参观互助县当地的民风民俗。

这是一个“纳顿莊園”,是土族人居住的地方。


据导游说:

土族,是中国人口比较少的民族之一,土族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


土族主要聚居在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土族总人口数为28万多人。


土族人也行敬献“哈达”礼。

土族的《土乡情韵》歌舞表演。

土族文艺演出《酿酒》。(视频)

土族文艺演出《闹洞房》。(视频)

民国时期土族人服装(旧照片)。

演出期间,还有书法表演。


这位书家叫陈文功,当场挥毫疾书。


搜索百度,果有其人。


据说,他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形象大使、中国海内外书画院副院长、中国国际书法院副院长、中国藏宝书画院院长、中国十大农民书法家。

这幅当场写的字“马到成功”,拍卖价300元。


其实,书法不是一门表演艺术,这种书法也不知道属于“篆、隶、楷、行、草”五体中的哪一种?

这个莊园,还是青稞酒的生产基地。


我们不仅参观了酒坊和酒窖,还有幸品尝了青海纯正的青稞酒。

纳顿荘园的巨石标志。

酿酒大作坊。

红布封酒壇。

酒的蒸馏过程。

封壇入窖的酒。

封壇埋泥的酒。

青稞酒产品陈列室。

介绍与品赏当地的青稞酒。

我们乘上了火车,开始了青藏铁路之行。

听导游介绍:
青藏铁路,北起青海西宁,南至西藏拉萨,全长将近2000公里,于2006年正式道车。

青藏铁路,将翻越昆仑山口、唐古拉山口,将穿越可可西里、沱沱河,因为在高原上行驶,所以被誉为“天路”。

目前,从2014年起,青藏铁路由拉萨向日喀则延伸。

据说,青藏铁路的建设者们,面临着陈年冻土、高原缺氧、生态脆弱等三大难题的严峻挑战 ,并为此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我们向铁路的建设者们致敬!

这就是青藏铁路的沿线布局。

当我们乘上列车时,我们确实有点兴奋,因为这是一次非凡之旅。


昆明东昇旅行社对我们老年团还是十分照顾的,除一人中铺外,其余九人都是下舗,下铺起卧方便、安全。


同车厢的还有一些青年人,大概是高考后的学生,他们也想去西藏看看。


一路上,我们拍了许多照片,但因为是隔着玻璃车窗拍的,再加之火车捷驰、景物移动,照片的角度和清晰度都受到很大影响,但我们自己还是觉这些照片很珍贵。

这是我的火车票。

旅客们还要填写一张“健康登记卡”。

青藏铁路。

列车奔驰在青藏铁路上(视频。)

草原与羊群,远处有湖泊。

草原与牛羊,远处有房屋。

远处的铁路与近处的泽地。

与铁路并行的青藏公路。

供给西藏拉萨的高压电网。

高原上也有水天一色之景。

高原上的沼泽地。

高原上的蓝天白云。

远方的雪山。

拉近的雪山更加壮观。

美丽的青藏高原(视频一)。

拉萨的六月,还有油菜花盛开。

美丽的青藏高原。(视频二)

西藏的蓝天白云与众不同吧。

拉萨的市里与绿化。

此次乘青藏铁路中有一遗憾,

就是没有在可可西里看到、拍到可爱、珍贵的蔵羚羊。因为火车经过时正值午夜。


所以,我专门关注并找到了两张藏羚羊照片。

这是可可西里的藏羚羊图片(来源网络)。

藏羚羊图片(“西宁晚报”2018.6.15)。


这是6.14青海省委书记、省长王建军在出席西宁召开的可可西里成功申报世界自然遗产总结表彰大会时发表讲话:为建设美丽青海美丽中国作出更大贡献,守护好“人类最后一片净土”。

我们经过二十多小时的火车,顺利到达拉萨。


迎接我们的的当地导游小邓,他按当地礼节向客人们敬献哈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