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测字大师——周亮工

 大成教育图书馆 2018-12-31

周亮工,字元亮,祥符(今河南开封)人,生于明清之交。明崇祯十三年(一六四0),他中进士,任潍县(今山东维坊市)令,后明亡南下,归顺清朝。周亮工博学多识,擅长作诗及古文辞,平生有两大嗜好,一是喜欢藏墨,二是喜欢测字。“当宾朋杂坐,酒热灯红,偶事绪踟蹰,群疑如漆,随拈一字,击射分途,理解神披,俱成意义。事后,惟先生中者十,否亦十得五,座客门生或十得三四,或得一,或尽不得,莫不抚掌欢笑,窍比神明。”(黎士弘语)对测字,周亮工潜心研究谢石的测字方法,很有心得同时,汇集“古今字说之有据:者”,编成《字触》一书壤周亮工本人也是测字高手,常常用谢石的测字方法为人求测。一次,有人写了一个“子”字请周亮工测一下生育的情况,问他:“我将生男孩还是生女孩。”周亮工见到“子”字后就说:“子”字一拆开来就成了一个丫头’,看来你将生一个女孩。”。的气还有一次,有一个姓闵的人的妻子了病,病情终不见好转,心中十分着急,想请周亮工测一个字,看看他妻子的病情会不会好转。他写了一个“闰”字给周亮工求测,周亮工知道他姓闵,但却写了个“闰”字来求测,周亮工看了这个“闰”字,面有难色地说:“你姓闵,却用‘闰字来测字,这是以·玉’换:文’呀!玉者素也,文者采也。以素易文,是逢丧时穿素服的凶兆。在闰’字中的王’字是‘圭’字去了头,即谓‘闺’中不全。闰中的‘王’字还可拆成一土’门内有土,这是不兆之象。恐怕尊夫人的病情难以好转,不久将死了。周亮工有个同学周方写了一个“六”字去同测,周亮工忙问测什么事,周方说:“我不说什么事,你善于测字,就先猜猜看吧。”亮工说:“此是大事,但现在已经分裂了。因为‘六’字有大’字形而被分成三部分。这原是众人的事,后来由一人承担。因为‘人’字被分成了三部分,中间一横把它们承接起来。这件事可能上下都很容易合作解决,无奈中间一个人作梗,事情可能因此而办不成。再者,“六’字上乾下坤,天地不交,事情可能办不成。””个一平周方听了以后说:“你说得真是太对了。县邑相拨出一些田产周济一部分贫穷的读者人,但他们之间纷争起来。我想一个人承办这件事,县令也表示愿意帮忙,无奈县中一个绅士从中作梗,事情一直没有办成。”

周亮工说:“不只是这件事,你还有弟弟吗?”周方点头说有。采周亮工说:“你弟弟可能活不长了,因为‘六字下面左为兄,右为弟,现在“六’字下面右边的一捺你写出了格外,据此看来,你的弟弟恐怕活不长了。”周方且笑且怒地说:“这真是怪事。”表示不相信。没过半个月,周亮工在路上碰到周方,见周方穿着白衣、戴着白帽。周方说:“你用一个字杀死了我的弟弟,我的弟弟已经在几天前得急病死了。”一首在测字中,根据字形来判断求测之事的凶吉,是常常用到的一种测字方法。但到了清朝,这种方法又有了进展,可以根据字的局部形状来判断凶吉。周亮工十分擅长这种测字方法。有一次,一人的孩子得了重病,心中十分焦急,想求测一下孩子的病情如何?他写了一个“午”字去请周亮工测字。周亮工见了就皱一下眉头,感到此字有凶兆。

他对那人说:“‘午’字很不吉利,它的上面是个‘人’字样,但此人卧而不起。它的下面是个十’字,十者是数字之终。看来,此人一定是卧病不起,而且是气数已尽,无救了。”还有一次,有个姓冯的人家不见了养子,想求测一下,养子是否再会回来。他在仆人的手掌上写了一个“走”字,与仆人一起去见周亮工,求测这个“走”字。周亮工看了看仆人手掌上的一个“走”字,便对他俩说:“你们俩人加一个走’字便成徒’字,你们要找的是徒儿。然而你们不用找了,他不久便死去。‘走’字拆开便成‘土下人,人被埋在土下了。”周亮工测字最微妙的一次,竟能将“白”字变成一个兵”字来测,这其中的奥妙只有他自己知道了。故事是这样的:有一次,海寇刚从包围的福建省城退兵三天,忽然城外的山上一片白幕,城内的人十分恐慌,当时大部队在泉南,海寇离去又不远,唯恐他们再来攻城。守城的抚军叫人写一个“白”字去请周亮工测一下。周亮工见字后说此字有兵”字形,大兵也。自泉而来,如不是大兵那又是什么呢?”来人问:“哪一天进城?”周亮工回答说““白’字的字首一撇,是半个人字,白’字的下半是个‘日’字,它是“早”字之头。

初一和初十都已过,当是二十四日早也。过后有人来报,确有大兵自泉南来二十七日到城下,二十八日进城。《时行是了后周亮工以一学者身份,不仅亲手著述、整理归纳测字资料,而且将测字术付诸实际,可谓崇信之深。这一事实,正好说明中国古代的神秘文化系统对人们的文化走向和心态的巨大影响。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