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学儿童常见问题分析与对策 4

 木香草堂 2018-12-31

第二种情况,孩子学习成绩一直比较差。

(1)生理因素

①身体能量过剩,身体协调性好。这种孩子可能就是运动方面的天才,老师可以建议孩子走体育这条道。

②饮食不合理,睡眠不足。

人脑的活动在体温低时会变得较迟钝,在体温适度升高时会较为活跃。孩子如果早餐吃不好,脑部的主要能源血糖供应不足,孩子就会缺乏活力和注意力,另外,过多糖的摄入、食品添加剂的影响,要么使孩子提不起精神、昏昏欲睡,要么导致儿童多动不安,妨碍注意力集中。

孩子神经系统的耐受力较差,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或从事一种单调的活动,就会引起疲劳。所以,睡眠不足会使孩子没有办法继续专注于学习。

③遗传、先天因素导致大脑平衡功能发展不足

由于母亲怀孕的时候营养不良(缺钙、贫血)、情绪紧张、被迫保胎、活动量不够、胎位不正使胎儿与磁场的引力相悖而失去平衡等,这些都会影响孩子大脑前庭平衡功能的发展,使孩子表现得好动不安、跑步爱摔跟头、不会走平衡木、不能盯住目标看。比如,有的孩子做旋转运动时不觉得晕,这是前庭平衡功能对外界信息不灵敏的缘故;而有的孩子特别怕晕,这便是前庭平衡功能过分敏感的缘故了。这种过分敏感使得外界信息特别容易进入大脑,所以这部分孩子特别容易受到无关信息的干扰,注意力很难集中。另外,孩子出生的方式如果是剖腹产、难产、早产等,也容易导致他们长大后注意力不集中。

(2)心理因素

①对学习没有信心。

虽然现在的孩子普遍都比较聪明,但在一个班级中,总有第一名也总有倒数第一名。从一开始就处于班级后面的孩子,在学习上体验到的一直是失败,几乎就没有享受过成功的快乐,他们因此放弃了学习,他们根本就认定,认真听讲也没有用处,反正考不好。任何一个人做没有奔头的事情,注意力都是不会集中的,这种孩子的漫不经心、玩世不恭(尤其是中孩子)、满不在乎,正是他们心中没有希望的表现。对他们大讲学习的重要性,等于雪上加霜,因为他们正是由于既知道学习重要又知道自己反正学不好才如此沮丧的。对这种孩子进行惩罚效果也很差。为了躲开惩罚,他们会敷衍家长一阵,但是不会有根本改观,因为他们的心是冷的。

所以,治疗这种孩子,最重要的是对他们进行自信训练。不要批评他们——死猪不怕开水烫。要仔细寻找他们哪一科、哪一个地方学得稍好,加以鼓励和表扬。也就是说,对待这种孩子,千万不可“哪壶不开提哪壶”,而是正相反,“哪壶开了提哪壶”。据我的经验,这样做即使孩子成绩没有多大起色,起码他们的情况会逐渐好转。

②习得性无助。孩子一有所谓的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家长、老师马上给孩子指出来:“你又想什么呢?” “你能不能注意听讲啊?”“你怎么做什么事情都没有三分钟的热度啊?”……等等。这些消极的评价对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起了负性强化强化的作用,孩子会以为自己天生就是这样的孩子,他也没有办法。

其实,低年级孩子,大脑发育还不成熟,思维定势也不明显,受到无关刺激的影响比较大,容易分心。可是,我们因为不了解孩子发展的规律,结果过分强调了孩子错误的严重性,当然我们的目的是想引起孩子注意,克服注意力不集中的不良行为,但事实上却恰恰相反,这样做的结果不仅不能解决孩子的注意力集中问题,而且还严重地强化了孩子内疚、惊慌、恐惧等心理,进而形成自我否定的消极心态。这种孩子需要我们老师和家长积极强化孩子注意听讲的行为,对孩子开小差的行为学会忽视,渐渐地孩子会相信自己能够做好。

③对学习缺乏兴趣和明确的目标。

成人要求孩子所做的事过难则会使孩子产生畏难情绪;过易则不能吸引孩子,这都不利于集中孩子的注意力。只有当新内容与孩子的经验之间存在着中等程度的差异时,才最容易引起和维持孩子的注意。

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孩子做起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来往往注意力格外集中,当然也就不容易出现失误;但孩子对不感兴趣的事情往往容易分散注意力,类似粗心的问题自然也就难免了。孩子的注意力长短除了与兴趣有关外,还与活动的目的有关,当孩子明确了活动的目的时,注意力保持的时间会明显的长一些。但如果活动前孩子对活动的目标不够明确,孩子是很难长时间地做某件事。比如你让孩子读书,可你没有给孩子提出具体的要求,读多长时间,读到什么程度,结果孩子很可能随便翻看两分钟就把书扔一边了。这实在怪不得孩子。

④意志力薄弱、习惯性懒惰。

很多孩子娇生惯养,从小一点苦都没有吃过,上学后,学习是极其辛苦的活动,集中注意力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很累人的。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就极其懒惰,意志力薄弱,遇事从不动脑筋想一想,永远在事物的最表面现象上漂浮,那么这种孩子是没有办法注意听讲的,他们甚至不能集中注意力听别人说完一段话。他们的脑袋里装了一大堆莫名其妙的“见闻”,杂乱地堆放着。给人的感觉是他们浮躁到了极点,完全不能静下心来,几乎完全不适合进行任何严肃的脑力劳动。他们是不是弱智呢?不是。当思考不需要聚精会神的时候,当思考不需要持续较长时间的时候,你会发现他们往往有聪明的闪光。

这种孩子的家长往往就是很浮躁的人,不好好听孩子说话。他们从来没有给孩子做过认真思考是什么感觉。从小的娇惯则破坏了孩子的意志。电视和卡通书在这方面也起了很不好的作用,强烈震撼的刺激性画面特别破坏人的敏感性。这些东西几乎都不需要认真倾听,因为它已经把音量放到最大,灌到你耳朵里来了;它们也不需要思考,因为那都是一些作用于你的感官的煽情,它们让你激动,不会使你冷静,然而冷静是思考的前提。孩子接触这些东西多了,会变成一个感性的人,对任何理性的东西都不感兴趣了。他们集中精力哪怕5分钟也会觉得很累,他们没有坚持学习的起码意志力,最严重者,甚至上课完全不能进入学习状态。

这种孩子还有办法吗?有,那就是加强指导和训练。在家庭中,家长不管工作多忙,一定要认真听孩子说话,家庭中可以专门讨论某个话题,每人发表意见的时候,他人必须认真听,然后拿出自己的意见,另外要严格限制看电视、玩游戏机的时间;再者,还有一个办法是,家长每天督促孩子大声朗读10分钟严肃的作品,坚持一年左右,或许有效果如果家长做不到以上我说的,那你就得拿出专门的时间让孩子参加注意力培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