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的自觉性培养

 木香草堂 2018-12-31
    

 一、要提高孩子的认知水平,激发孩子的情感

人认识事物是从感知开始的,认知是心理学过程的起始阶段,只有当孩子对自我发展,对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基本规律有了正确的认识之后,才能认识自我,才会产生自觉的愿望。而情感是推动人们追求正确认识的动力,当孩子体验到自己确定的目的已经实现或者有可能实现,或者正在实现的时候;当孩子体验到自己的计划,预测是正确的或正在变成现实的时候;当孩子体验到自己对计划的实施是成功的时候;孩子会很兴奋,会以更大的主动性去实现目的。

所以,家长要培养孩子确立目标,目标的设置要体现层次性,更要体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运用跳起来可以摘桃子的策略,让不同层次的孩子都有成功的体验,让孩子在成功中不断满足心理需要,激发起追求目标的动力,孩子的情感才得以维持,自觉性才得以慢慢提高。

2、要锻炼孩子顽强的意志

孩子自觉意志的培养,是教育的最重要一环,自觉的意志是强调以对自己目的和达到目的的行为、手段有清醒而深刻的认识,并以顽强的毅力采取有效的行动排除干扰,克服各种困难,实现目的的一种心理。这是自觉必要的前提。

因此,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应该坚持以理服人,注重内化,让合理的要求,符合孩子的心理需求。反对僵硬的说教,压服孩子“听话”,让孩子盲目地服从和接受,这样对孩子自觉意志的形成极为不利,也就难以培养出孩子的自觉性。

3、要把握自觉本身的特征,针对性地进行自觉性的培养

自觉性具有五个特征:即主动性、目的性、计划性、协同性和预见性。在教育过程中,家长要充分把握住这些特征,培养孩子的积极性和明确的目的性、周密的计划性、和谐的协同性和敏锐的预见性,使孩子的自觉性不断提高。

4、一个人的自觉性是逐步培养而成,并在不断地提高

孩子正处于童年期,正处于成长时期,是自觉发展的最佳时期,是孩子以学习活动为主导的阶段。

因此,家长要掌握孩子的自觉性发展的规律,让孩子学习活动中,按照学习的目的和要求,按一定的计划进行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孩子学会预习、听课、复习、安排时间、养成良好的习惯。让孩子通过学习认识社会,认识自己,并学会约束自己。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要引导到位,监督有力,要善于引导。这样,利于增强孩子的自觉性。

自觉性是孩子主动学习具有好习惯的重要标志之一。孩子只有对知识存在浓厚的探究兴趣,学习活动才能吸引孩子,当孩子尝试到学习知识的快乐时,自主性就能发挥出巨大的作用,推动自觉性不断向前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