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糖尿病腹泻,用吴茱萸贴穴治疗
2018-12-31 | 阅:  转:  |  分享 
  

国医E-mail:wuwangqun@jcyy120.com.cn责编/吴王群

糖尿病腹泻,用吴茱萸贴穴治疗
文/王世彪(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
糖尿病患者因自主神经病变致胃主要原因。肾为先天线的前1/3处,为全身俞
肠功能失调,且经一般治疗措施不能之本,水火之脏,穴的最下部,乃是肾经
有效缓解,常出现顽固性腹泻,由于病封藏之本,主固的首穴。《黄帝内经》
程长、病情重,不仅影响血糖水平的控涩。肾阳亏虚,说:“肾出于涌泉,涌
制,还可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对患者手脚发凉,泻水样泉者足心也。”即肾经之
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但目前其治便,舌苔淡白,脉沉气犹如源泉之水,来源于足
疗仍是临床的难题之一。笔者曾应用中无力亦为脾肾阳虚之证。下,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故
药吴茱萸贴敷穴位治疗该病,疗效较《景岳全书·泄泻》曰:“肾为胃涌泉穴在人体养生、防病、治病、保健
好,现分享如下。关,开窍于二阴……今肾中阳气不足,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
则命门大衰……阴气盛极之时令人洞泄贴敷中药选用吴茱萸,其味苦辛性
不止也。”因此,治疗该病应在控制血热,具有温中、止痛、理气、祛湿、止
典型病例
刘某,女,57岁,有糖尿病病史11糖的基础上,以温补脾肾、止泻祛湿为泻等作用。贴敷前,用醋调以其收敛之
年,近1年来出现腹泻,迭经各方求诊,主,如中药吴茱萸穴位贴敷治疗本病疗性制约吴茱萸的辛散而增强疗效;贴敷
均疗效不佳。现一进食就会产生腹泻,效较好。时,为了防止药物脱落,将研磨成粉的
泻水样便,常感手脚冰凉。舌苔淡白,穴位贴敷疗法指在中医整体观念药物调成药膏后,用纱布包好贴于神阙
脉沉无力。中医诊断:消渴并腹泻,证指导下,根据内病外治、上病下治等原穴和涌泉穴,再用伤湿止痛膏固定于穴
属脾肾阳虚。则,将药物研末,用适量醋调成稠汁或位。利用药物渗透、经络外治的理论,
取吴茱萸5g,研细末,每天晚上睡糊状,敷于相应的穴位,保留一定时更好地使药物渗透到经络,到达阴阳失
前用陈醋调成药饼,纱布包好,贴于神间,通过皮肤吸收使药力达到腠里之调的病所,调动身体的正气,提高机体
阙穴和涌泉穴,外用伤湿止痛膏封固,中,且药物透过皮肤,可直达经脉渗入免疫力,从而平衡机体阴阳,祛病强
第2天起床后起去。连续使用7~15天。体内,融于津液之中,有内外一贯之身,寒去泻止。
有条件者,尚可加少许麝香。用药第2妙,进而治疗疾病,属外治法的一种。中药外敷是一种较为安全的治疗方
天,患者症状大大减轻,7天后症状基本穴位贴敷法具有操作简便、廉价、安全法,可使药物经皮肤由表入里,循经络
消失,用药10天腹泻愈。等特点,外治大家吴师机评价“用之得传到脏腑,以调节脏腑气血阴阳,扶正祛
法,其响立应”。邪,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在选药方
神阙穴位于任脉,任脉属于阴脉之面,外治法大家吴师机提到“必得气味俱
治疗体会
本病属中医“消渴”“泄泻”范海,与督脉相表里,共同司管人体诸经厚,药性走窜,或力猛有毒之品,可以通
畴,消渴病本在肾,加之病久阴阳俱之百脉,所以神阙穴和诸经百脉相通。经走络,开窍透骨”“率诸药开结行气,
损,肾阳乃人体阳光之根本,肾阳不足神阙穴又为冲、任脉循环之所,且任直达病所”,因此应选择有促透作用的中
命门大衰,不能温养脾阳,中州失于温脉、督脉、冲脉为“一源三歧”,故三药以增加疗效,如吴茱萸、麝香、冰片、
养,最终致脾肾阳虚,而见腹泻。脉经气相通。肉桂等,不仅能通经活络,还有促透作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功涌泉穴为人体足底穴位,位于足前用;动物实验也表明,此类药物可使中药
能受损,运化失健是导致糖尿病性腹泻的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透皮能力提高6~8倍。■
2018.02No.04
34
献花(0)
+1
(本文系金鑫康复堂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