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诗传奇(7):儒者韦应物,浪子脱胎换骨,独守内心一泓清泉

 六不和尚 2020-08-27

六不和尚

韦应物:心系百姓的诗中陶潜

      他是锦衣玉食绿酒红灯中长大的高干子弟,总是无法无天,连地方官也惹不起。在玩乐惯了后,他忽然发奋读书,脱胎换骨。当官后,他严惩不法官吏,爱护百姓。他实现了从“衙内”到“清官”的华丽转身,也成就了自己不朽的文名。

      终于遇到了一个不苦逼的诗人。

      唐诗的作者,有的是从富贵到苦逼,有的是从苦逼到富贵再到苦逼,有的是从苦逼到苦逼还是苦逼。

      但韦应物同学不是!他是祖籍长安的首都人!韦氏家族从西汉时便迁来关中,定居京兆,上千年来牛人迭出、衣冠鼎盛,为关中望姓之首。这样一位官、富N代,自然跟王思聪似的,年纪轻轻就前途光明,才15岁就当了唐玄宗的侍卫,进宫跟逛街一样频繁。

      年轻,有钱,缺乏管束,难免像个恶少,收容过亡命之徒,喜欢赌博,调戏过民女,史书记载他“早年豪纵不羁,横行乡里,乡人苦之”,地方官不敢抓捕,只敢战战兢兢站在阶下向他的家人诉苦。

      可是安史之乱改变了这一切。

      唐玄宗逃到四川去了,各地兵荒马乱,硝烟四起。面对摇摇欲坠的江山,不懂事的轻狂儿郎忽然感到了沉重与责任。

      他变了,摘下镶金嵌玉的马鞭,开始坐在书桌边疯狂啃书,戒掉山珍海味,开始少食寡欲,常“焚香扫地而坐”。

      一个纨绔子弟,一夜之间变成了沉稳低调的儒生。诗歌创作也从此开始,多写山水田园,清丽闲淡,又反映民间疾苦,颇富于同情心。儒者的风范,也一以贯之到生活中。

       他不像一些为政和私生活截然割裂的文人,尽管年轻时曾“暮窃东邻姬”,成婚后却与夫人元苹感情甚笃。夫人是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的后裔,16岁嫁给他,36岁去世,两人感情异常恩爱。

       夫人去世后,韦应物撰写的悼亡文感人至深,“每望昏入门,寒席无主,手泽衣腻,尚识平生,香奁粉囊,犹置故处,器用百物,不忍复视。”那一年韦应物40岁,元氏夫人逝世后,他没有再娶。

       52岁那年,韦应物被任命为苏州刺史。

      当时的苏州真可谓是山明水秀、物华天宝、人文荟萃,是江南唯一的雄州。韦应物进了官衙,理赋税,勤政务,矜老疾,话艰难,那时的他还病着,可就这样拖着病体为苏州百姓操劳了三年。没有政务的时候,就在郡斋中焚香冥坐,并时时反躬自责,为自己没有尽到责任而空费俸禄自愧。“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这是韦应物晚年任苏州刺史时写给朋友的诗中一联。沈德潜评论说:“是不负心语。”

      这样的地委书记,难怪苏州百姓爱戴,他们尊称他为“韦苏州”,这个称号流传了千年。韦苏州的清廉在他退职之后可见一斑。

      苏州刺史届满之后,韦应物没有得到新的任命,他一贫如洗,居然无川资回京,寄居于苏州无定寺,不久就病逝异乡。

      他的清贫,和别人不一样。别人大多是接受命运的摆布,不得已地贫困着。可他一直在仕途中,没有遇到过大的波折,官职也是渐次提升。他是自觉地选择了一种清明而廉洁的人生,用这种人生开启了一种清明而廉洁的政治。

       在他死后,他的诗歌意外地红起来——跟梵高一样,生前不被重视,死后却被发现了巨大的价值。人们发现他的诗卓然名家,“高雅闲谈,自成一家之体”,是那么恬淡高远。

      他的词不多,仅《三台》和《调啸》共四首。可是“胡马”一阕,极写边塞的荒凉,全无一字写人,却深切地体现了征人远戍的孤独和烦忧,选唐五代词没有不选这一首的。

胡马,胡马,远放燕支山下。

跑沙跑雪独嘶,东望西望路迷。

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

河汉,河汉,晓挂秋城漫漫。

愁人起望相思,江南塞北别离。

离别,离别,河汉虽同路绝。

       韦苏州千古。

韦应物经典诗作选评

自巩洛舟行入黄河即事寄府县僚友

夹水苍山路向东,东南山豁大河通。

寒树依微远天外,夕阳明灭乱流中。

孤村几岁临伊岸,一雁初晴下朔风。

为报洛桥游宦侣,扁舟不系与心同。

古人评注

《韦孟全集》:“一雁初晴”语,入画。

《增订评注唐诗正声》:郭云:景与兴会,绝似盛唐,只“孤村”自露本色。

《唐诗训解》:潇洒不乏法度。

《唐风定》:韦诗别有一种至处,真色外色、味外味也。

《山满楼笺注唐诗七言律》:一写自巩县之洛水,迤逦而来,不知几许道路,但俯而观水,水则绿也,仰而观山,山则苍也;及志其所向之路,路皆东也,一何潇洒乃尔!二忽然向南,忽然山豁,忽然河通,遂换出一极苍茫浩荡之境界来,只此二语已不是寻常笔墨。三四但见远天之外有景依微,非寒树乎?乱流之中有光明灭,非夕阳乎?此真是乍出口时光景,固不得写向后边也。五六久之而后乃遇孤村,又久之而后又见一雁,此真是岸转风回时光景,固不得写向前边也。要之皆从“扁舟不系”中,匆匆领略其一、二者,如此而亦何尝有所沾滞眷恋于其间哉!七八为报与游宦诸公,使之猛省,而却借扁舟之不系,轻轻带出“心”字,立言之妙,一至于此。

《唐诗成法》:起亦高亮,三四写景颇称;五六又写景,皆成呆句。若将五六写情,则与下“与心同”三字相应矣,然外貌可观。

《昭昧詹言》:起叙行程破题,历历分明。中二联写景如画。五、六切地切时,其妙远似文房。收寄友,古人无不顾题、还题如是。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悽悽去亲爱,泛泛入烟雾。

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

今朝此为别,何处还相遇。

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

古人评注

《韦孟全集》:刘云:至浓至淡,便是苏州笔意。

《汇编唐诗十集》:唐云:浅浅说出,自然超凡。

《唐诗笺要》:数字内无数逗露,无数包含,了却情人多少公案。元明间才人为一“情”字作传奇千百出,不敌这首。

《唐诗别裁》:写离情不可过于凄惋,含蓄不尽,愈见情探,此种可以为法。

寄李儋元锡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古人评注

《韦孟全集》:简淡之怀,百世犹为兴慨。

《唐音癸签》:韦左司“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仁者之言也。刘辰翁谓其居官自愧,闵闵有恤人之心,正味此两语得之。若高常侍“拜迎官长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亦似厌作官者,但语微带傲,未必真有退心如左司之一向淡耳。

《唐体肤诠》:中四句自述近况,寄怀意唯于起结作呼应。然次句击动三、四,七句暗承五、六,又未尝不关照也。

《唐宋诗举要》:吴曰:情景交融(“世事茫茫”二句下)。蔼然仁者之言(“邑有流亡”句下)。曰:本言今日思寄,却追述前此,益见情真,亦是补法。三句承“一年”,放空一句,四句兜回自己,五六接写自己怀抱,末始入今日寄意。

寄全椒山中道士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古人评注

《容斋随笔》:韦应物在滁州,以酒寄全椒山中道士,作诗云云。其为高妙超诣,固不容夸说,而结尾两句,非复语句思索可到。

《韦孟全集》:刘云:其诗自多此景意,及得意如此亦少。妙语佳言,非人意想所及。

《批点唐诗正声》:全首无一字不佳,语似冲泊,而意兴独至,此所谓“良工心独苦”也。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敬曰:通篇点染,情趣恬古。一结出自天然,若有神助。

《茧斋诗谈》:无烟火气,亦无云雾光,一片空明,中涵万象。

《王闿运手批唐诗选》:超妙极矣,不必有深意。然不能数见,以其通首空灵,不可多得也。

《唐宋诗举要》:一片神行。

赋得暮雨送李胄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古人评注

《艇斋诗话》:唐人诗用“迟”字皆得意。……韦苏州《细雨》诗:“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亦佳句。

《瀛奎律髓》:三四绝妙,天下诵之。

《四溟诗话》:梁简文曰:“湿花枝觉重,宿鸟羽飞迟。”苏州曰:“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虽有所祖,然青愈于蓝矣。

《唐诗笺要》:通首无一语松放“暮雨”,此又以细切见精神者,韦苏州之不可方物如此。

《唐诗观澜集》:冲淡夷犹,读之令人神往。

《瀛奎律髓汇评》:查慎行:三四与老杜“湛湛长江去,冥冥细雨来”各尽其妙。纪昀:净细。

长安遇冯著

客从东方来,衣上灞陵雨。

问客何为来,采山因买斧。

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

昨别今已春,鬓丝生几缕。

幽居

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

独无外物牵,遂此幽居情。

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

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

时与道人偶,或随樵者行。

自当安蹇劣,谁谓薄世荣。

古人评注

《韦孟全集》:古调本色。“微雨”一联,似亦以痴得之也。

《唐诗镜》:渊明陶然欣畅,应物澹然寂莫,此其胸次可想。

《汇编唐诗十集》:唐云:不以幽居骄人,何等浑厚!史称书苏州鲜食寡欲,所居焚香扫地而坐,读此诗其风致可想。

《唐诗评选》:苏州诗独立衰乱之中,所短者时伤刻促。此作清,不刻直,不促,必不与韩、柳、元、白、孟诸家共川而浴。中唐以降,作五言者唯此公知耻。

《唐风怀》:南村曰:天然生意,较“池塘生春草”更佳。

《唐诗善鸣集》:韦似陶,有奥于陶处。字字和平,此最相近。

《而庵说唐诗》:此首诗起四句冒,后双开成章,譬如吠琉璃轮,双轮互旋,不分光影也。

 头条推荐

关注王和尚,品传世经典

不拜师 不收徒 不断读书

不崇古 不媚俗 不违初心

六不和尚

个人微信号 : tianxie142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